纽大调查皇后区族裔最多元
根据纽约大学富曼房地产及城市政策中心(Furman Center for Real Estate & Urban Policy)最近出台针对纽约市五大区59个社区的年度报告,其中曼哈坦中位收入和房租平均最贵,皇后区的族裔最多元和亚裔人口比率最高,布碌崙人口为全市五区之首,史泰登岛和布朗士分别拥有全市最高和最低的拥屋率。
根据报告,曼哈坦家庭中位收入最高,达到6万5648元,而有超过31.3%家庭收入超过10万9000元,而贫富差距也较大,收入前80%的家庭所挣的大约是垫底20%家庭的8.1倍。而高收入也造就了平均中位房租1337元的全市最高水平。曼哈坦白人和西语裔最多,达到48%和25.4%,亚裔和非洲裔分别为12.2%和12.9%。
皇后区的家庭中位收入为5万4564元,排全市第三,家庭收入6万3682至10万9629元的比率最高,占23.6%。该区最具族裔多元性,每两个随机抽选的居民有76%的可能来自不同族裔,而其外国出生人口也最多,达到48%。皇后区白人和西语裔人口接近,分别为27.6和27.5,其次为亚裔,达到22.8%,非洲裔仅为17.7%。
布碌崙人口位居全市榜首,2010年达到250万4700人,其中位收入为4万3342元,排全市第四,家庭收入低于1万8540元的比率最多,占24.2%。布碌崙是全市第二族裔多元性的区,主要以白人和非洲裔居民为主,达到35.7%和31.9%,西语裔和亚裔分别为19.8%和10.4%。
史泰登岛家庭中位收入位居全市第二,达到7万2568元,该区收入平均超过10万9629元的家庭比率最多,占29.9%。2010年,该区州考阅读和数学通过率都排全市第一,该区居民拥屋率也达到70%,高过其他四区。该区64%居民为白人,西语裔为17.3%,非洲裔和亚裔分别为9.5%和7.4%。
布朗士家庭中位收入为3万3495元,全市最低,收入比率最多的家庭在1万8540至3万8189间,占23.1%。其居民拥屋率最低,只有18.8%,其失业率在2010年也最高,达到15.8%。布朗士人口以西语裔和非洲裔最多,分别为53.5%和30.1%,白人和亚裔只占10.9%和3.4%。
根据报告,曼哈坦家庭中位收入最高,达到6万5648元,而有超过31.3%家庭收入超过10万9000元,而贫富差距也较大,收入前80%的家庭所挣的大约是垫底20%家庭的8.1倍。而高收入也造就了平均中位房租1337元的全市最高水平。曼哈坦白人和西语裔最多,达到48%和25.4%,亚裔和非洲裔分别为12.2%和12.9%。
皇后区的家庭中位收入为5万4564元,排全市第三,家庭收入6万3682至10万9629元的比率最高,占23.6%。该区最具族裔多元性,每两个随机抽选的居民有76%的可能来自不同族裔,而其外国出生人口也最多,达到48%。皇后区白人和西语裔人口接近,分别为27.6和27.5,其次为亚裔,达到22.8%,非洲裔仅为17.7%。
布碌崙人口位居全市榜首,2010年达到250万4700人,其中位收入为4万3342元,排全市第四,家庭收入低于1万8540元的比率最多,占24.2%。布碌崙是全市第二族裔多元性的区,主要以白人和非洲裔居民为主,达到35.7%和31.9%,西语裔和亚裔分别为19.8%和10.4%。
史泰登岛家庭中位收入位居全市第二,达到7万2568元,该区收入平均超过10万9629元的家庭比率最多,占29.9%。2010年,该区州考阅读和数学通过率都排全市第一,该区居民拥屋率也达到70%,高过其他四区。该区64%居民为白人,西语裔为17.3%,非洲裔和亚裔分别为9.5%和7.4%。
布朗士家庭中位收入为3万3495元,全市最低,收入比率最多的家庭在1万8540至3万8189间,占23.1%。其居民拥屋率最低,只有18.8%,其失业率在2010年也最高,达到15.8%。布朗士人口以西语裔和非洲裔最多,分别为53.5%和30.1%,白人和亚裔只占10.9%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