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张德匡教授英语发音 获奖
社区人士张德匡退休后义务为新移民教授「新韦氏音标」,多次被授予杰出义工奖。张德匡表示,他是新音标的发现者而非发明人,通过新音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新移民克服英语学习发音障碍。张德匡还远赴中国贵州大学推广新音标。

张德匡祖籍中国贵州,1940年代末随父母到台湾。由于贵州乡音较重,读英语遇到发音困扰。多亏当时担任基隆女中校长的母亲请英语发音教师辅导,让他接触韦氏音标,并学会查字典自学标准英语发音。张德匡写下「韦氏音标救了我」一文在「世界日报」发表。

出于对韦氏音标的感激,张德匡退休后研究新移民如何学习英语发音。他发现在美国现有22本收录字数最多英文大字典中,至少有15本字典标註单字发音时,有很多人忽略的轻音符号,即「模煳音」。若在英语发音教学中强调「模煳音」,可以让新移民更准确掌握美国式英语发音,克服「地方口音」。张德匡将增加「模煳音」的韦氏音标,称作「新韦氏音标」。

他2005年开始在蒙特利公园市图书馆义务教授「新韦氏音标」,学员来自华裔、韩裔、日裔、印度裔、菲律宾裔、西裔,至今已有数千学生学习。由于出色教学获得洛县图书馆、蒙市图书馆、罗兰冈图书馆授予杰出义工奖,教学成果获得肯定。2007年受中国贵州大学邀请为该校学生讲授「新韦氏音标」。

推广新韦氏音标并非易事,张德匡表示,开始时并未得到学生认同,曾从橙县住处驱车到圣盖博市教学,教室竟没学生,返家途中,因超速吃到一张500元交通罚单。

现在学生愈来愈多,最大80几岁,让张德匡很欣慰。

张德匡并非英语专业,1970年代在北俄亥俄州大留学专业是物理。毕业后做过品管技师。1979年至2003年在圣地牙哥、唐尼等地开设小剧场,放映过限制级影片,身兼经理、杂役、放映员。张德匡提前退休后,近60岁才尝试写文章,出了专着「豆情集」,也开始研究英语发音,发表多篇论文。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