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华裔妇女罹患乳腺癌
「每十位华裔妇女中就有一位不幸患上乳腺癌」,年龄和女性,让所有女性都可能逃脱不了的乳腺癌的威胁。乳腺癌专家、杭廷顿纪念医院乳房外科主任沈宝龄26日表示,华人妇女一向被认为是乳腺癌低发族群,但近年情况似乎愈来愈糟,值得大家注意。
好莱坞性感女星裘莉不久前因宣布切除乳房,以抵御乳癌成为世界媒体焦点。沈宝龄表示,近年在美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上升到八分之一,而一向被认为「乳癌低发族群」的华裔妇女情况也不容乐观,发病率迅速上升到十分之一。「很多人误以为乳癌与家族遗传关系最大」,沈医师表示,不少病例开始,都是因认为没有家族病史而疏于检查,结果迟迟发现,为时晚矣。
杭廷顿纪念医院当天与角声抗癌互助中心联合举办第七届粉红丝带研讨会,超过200名华人癌友和家属出席旁听,其中不少正在接受化疗的癌友,勇敢分享乳腺癌发现和治疗的切身经历,提供同胞前车之鑑。
亚凯迪亚市、现年52岁的廖女士以一条漂亮的真丝头巾,装饰因化疗而失去的秀髮。她表示,自己每年都定期检查身体,但从去年底开始发现经常盗汗,「开始还以为是更年期的潮热」,但今年2月的例行检查中,医师却在她右边乳房发现硬块,断层扫描证实为乳癌二期。
手术切除掉硬块和20个淋巴,紧接着是16次的化疗,由于中途身体太虚弱,严重贫血,整个化疗时间整整花费半年多。
「如果没有家人和癌友的相互支持,确实很难坚持」,廖女士表示,患病之后不能继续上班,除医师和家人帮助外,癌友相互扶持不仅分享医疗心得,也是相互理解和最大的心灵支持之一。
沈宝龄医师表示,乳腺癌最大的问题是及早发现,比如35岁才生第一个孩子的晚育妇女,55岁停经之后至65岁,都是乳癌的高发群,有的妇女小时后胸部较多接受放射性透视,还有家族遗传,都可能增大乳癌的发病率。
乳癌常有相当明显症状,比如乳房出现酒窝、乳头常有分泌物、乳房逐渐变形等等,都应引起注意。但一些妇女早期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每年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沈医师表示,常食用高脂肪食品会引起身体发胖,从而增加引发乳癌发病比率。她同时表示,过去认为豆类所含有的雌性激素更容易诱发乳癌,但事实上并未取得确切的临床证明,「一天食用的豆类食品不超过三份,都在安全范围」。
她提醒华裔妇女定期运动,「每周五天、每天30分钟让身体微微发汗,患癌机率将降低50%」。
好莱坞性感女星裘莉不久前因宣布切除乳房,以抵御乳癌成为世界媒体焦点。沈宝龄表示,近年在美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上升到八分之一,而一向被认为「乳癌低发族群」的华裔妇女情况也不容乐观,发病率迅速上升到十分之一。「很多人误以为乳癌与家族遗传关系最大」,沈医师表示,不少病例开始,都是因认为没有家族病史而疏于检查,结果迟迟发现,为时晚矣。
杭廷顿纪念医院当天与角声抗癌互助中心联合举办第七届粉红丝带研讨会,超过200名华人癌友和家属出席旁听,其中不少正在接受化疗的癌友,勇敢分享乳腺癌发现和治疗的切身经历,提供同胞前车之鑑。
亚凯迪亚市、现年52岁的廖女士以一条漂亮的真丝头巾,装饰因化疗而失去的秀髮。她表示,自己每年都定期检查身体,但从去年底开始发现经常盗汗,「开始还以为是更年期的潮热」,但今年2月的例行检查中,医师却在她右边乳房发现硬块,断层扫描证实为乳癌二期。
手术切除掉硬块和20个淋巴,紧接着是16次的化疗,由于中途身体太虚弱,严重贫血,整个化疗时间整整花费半年多。
「如果没有家人和癌友的相互支持,确实很难坚持」,廖女士表示,患病之后不能继续上班,除医师和家人帮助外,癌友相互扶持不仅分享医疗心得,也是相互理解和最大的心灵支持之一。
沈宝龄医师表示,乳腺癌最大的问题是及早发现,比如35岁才生第一个孩子的晚育妇女,55岁停经之后至65岁,都是乳癌的高发群,有的妇女小时后胸部较多接受放射性透视,还有家族遗传,都可能增大乳癌的发病率。
乳癌常有相当明显症状,比如乳房出现酒窝、乳头常有分泌物、乳房逐渐变形等等,都应引起注意。但一些妇女早期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每年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沈医师表示,常食用高脂肪食品会引起身体发胖,从而增加引发乳癌发病比率。她同时表示,过去认为豆类所含有的雌性激素更容易诱发乳癌,但事实上并未取得确切的临床证明,「一天食用的豆类食品不超过三份,都在安全范围」。
她提醒华裔妇女定期运动,「每周五天、每天30分钟让身体微微发汗,患癌机率将降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