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潘侯案庭审 对刘醇逸有利?
刘醇逸筹款者潘侯案开审已四天,FBI探员John Chiue作证时承认「我的任务就是看能不能捐出超过捐款上限的钱」。一些关注该案的人士认为,这相当于承认FBI是故意布下陷阱引潘心武上钩,刘醇逸「被迫害的少数族裔参选人」形象可能让他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但也有人士认为,主流媒体对庭审的「少言」、韦纳的参选决定,让刘醇逸选情更不明朗。

与此前英文媒体连篇报导刘醇逸筹款涉嫌人头捐款的情形不同,此次庭审除了华文媒体大幅报导外,英文媒体只是小篇章报导,攻击刘醇逸最频繁的「纽约邮报」基本「噤声」,Fox、Pix11、ABC、NBC等电视台根本没有或只有开庭第一天有报导,「纽约时报」部分报导仅出现在网路上,「纽约每日新闻」是唯一每日都报导该案的报纸。

上周恰逢波士顿恐怖袭击案,媒体注意力有所转移,但不可否认,英文媒体的「少言」让很多不接触华文媒体的民众对该案进展知之甚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裔第二代认为,不管刘醇逸是不是被陷害,他手下的人犯了错就证明他管理能力有问题,不懂中文的他通过英文媒体获得信息。在「每日新闻」的网站上,有网友针对FBI探员作证一文留言「很明显该探员多次迫使潘接受人头捐款的办法,潘虽同意却很勉强。」下面有人跟贴「你明显是站在刘醇逸那边的」。通过媒体了解案情的民众在该案上的对立情绪由此可见一斑。

刘醇逸21日对本报表示「越多信息被公布出来,民众越会怀疑,(FBI)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监听我的电话两年找不到问题,然后找到潘,花了五个月的时候来游说他,不幸的是他犯了错。现在只是检方在说,辩方还未说呢。」

其他市长参选人们对该案的看法很「谨慎」。汤信说:「我不能评论,老实说,我忙着自己的竞选,没有关注它。」Sal Albanese表示,「现在很难说,刘醇逸还没有被控罪」。洛塔直接说:「我绝对不会评价民主党参选人,我只关注共和党初选。」说得最多的是柯魁英,「庭审继续进行,庭审结果与竞选完全没有关系」。

庭审结果与竞选真的没有关系吗?并不是所有被访者都认同这种说法。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行政总监陈作舟认为,目前庭审的情形对刘醇逸「有利」,至少没有「恶化」他的处境。纽约中华总商会董事长于金山认为,依现在的情况,刘醇逸可以全身而退,但庭审还在进行,结果对刘醇逸的竞选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都有可能。

有部分受访者对FBI探员的「钓鱼行为」非常反感,认为是「诱使」犯罪,甚至是故意陷害刘醇逸;但也有受访者指出「钓鱼行为」是合法的探案方式,法律上讲,是站得住脚的。不可否认,随着庭审的进行,越来越多民众会关注刘醇逸的竞选命运。

虽然刘醇逸可能以「受迫害的少数族裔参选人」形象获得更多支持,但也有政治分析人士提出,不可盲目乐观。一位亚裔政治圈人士认为,非洲裔选民票大多归汤信,西语裔选民票被白思豪和刘醇逸「瓜分」,白人票不会给刘醇逸,而新崛起的LGBT和女同性恋群体是一个不亚于任何少数族裔选民团体的政治势力,其控制者是白人,他们也不会支持刘醇逸,而且彭博「尚末发威」,竞选存在相当大的变数。民主党咨询人士雅各尔认为,如果韦纳决定参选,刘醇逸的机会将更小,因为与有诚信危机的柯魁英相比,韦纳除了男女关系有问题,其他政绩都很好。

刘醇逸显然对竞选很有信心,在联合教师工会(UFT)21日的活动上,他被热情会员所包围。他对本报表示,「即使是现在,我都有很强的支持群体,这是民调不会显示的,媒体在报导民调时请提醒读者,昆尼别克大学(Quinnipiac University)民调连亚裔都没有算在调查对象之内」。据了解,已为初选筹足款的他已经开始着手为复选筹款做准备。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