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被骗了!七成餐馆超市海产乱标
洛杉矶县海鲜食品亮红灯。最新一份调查发现,洛县74%的海鲜餐厅和超市「鱼目混珠」,将海鲜产品以次品充高档货或标示不实误导消费者。洛县县政委员安东诺维奇(Michael Antonovich)表示,海鲜产品标示不实问题严重,危害大众健康安全,将联合加州政府和联邦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加强打击。

安东诺维奇表示,标示不实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可能危害他们的健康,最危险的例子之一是将油干鱼(escolar)当作白鲔鱼(white tuna)贩售,事实上并没有白鲔鱼这种鱼,而有些民众可能对油干鱼过敏。他说,海鲜标示不实问题严重,这是洛杉矶县首度进行的官方调查报告,「消费者有权知道他们买的是什么东西」。

违规的零售业者不乏大型连锁超市,包括Trader Joes's、Ralphs、Vons、Albertsons,以及知名餐厅P.F. Chang's等,另外还有大华超市、光华超市等华人公司。根据县府公布的资料,嘉甸那(Gardena)大华超市将Snapper当作True Snapper贩卖、将Fluke当作Halibut 贩卖,光华超市则未正确标示产品来源国。

海洋保护组织Oceana今年4月调查发现,加州洛杉矶和橙县的寿司店、超市和餐厅贩卖的渔产高达55%标示不实。因此安东诺维奇成立海鲜工作小组(Seafood Task Force ),在5月到8月抽检包括66家餐厅和37家超市共103家海鲜零售业者,除收集店家产品单据,并实际採集样品进行DNA检测。

抽检结果发现,74%的餐厅和超市标示不实,包括未标示鱼种、标示不清、未正确标示产品来源地等,更严重的是较便宜的鱼种标示成较昂贵的鱼种,或将冷冻海鲜标成新鲜海鲜,违规事项加起来超过180项。洛县公共卫生局局长费尔汀(Jonathan Fielding)指出,最常见的是将Tilapia标成Red Snapper、将Crawfish充当龙虾,或将养殖鲑鱼充当野生鲑鱼。

费尔汀解释,他们尚无法证明违规的海鲜零售业者是刻意隐瞒消费者,或他们其实是被中上游业者欺骗的无辜受害者。他强调,县府才调查没多久时间,「现阶段很难釐清责任归属问题」。

美国海鲜标示错误严重,消费者被坑时有所闻。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民众消费的海鲜大约84%来自进口,但联邦食品暨药物管理局只检查2%,导致鱼目混珠现象普遍。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