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B」的承担
两个孩子念高中时的名言是:「B is good」。

我们当然知道,「A」才是「good」,但是,学业成绩是孩子的,这个后果得要他们自己去承担,而且他们正处叛逆期,多说无益,再说,还是耳边风。不过,「不说」是不对的,而且会留下后遗症。有过来人警告我们:将来会被孩子埋怨 (「你以前怎么没教我」)。鼓励他们争取「A 」,做不做得到,是他们的决定。

他们的「中等」成绩,进了大学,可有的要追的了。

女儿念的是工科,每次打电话给她,都是听到她娇娇滴滴的说:「妈,我有好多书要念。」再不然,打她手机,听着她娇声娇气的低声细语,问她在什么地方,答案多半是:「图书馆呢。」

唉 ,做父母的可不容易。孩子胡混时间,替他们着急。孩子认真苦读了,又心疼他们。

星期二上午10点,如果她会打电话来,那肯定是刚才考了微积分,而且,考坏了。她会先说点不相关的生活细节,老妈警觉到她的声音里有沮丧的痕迹,关心一下她的大学生活,这一下,才问出打电话回家的真正理由:「老师只出了两道题目,我只会其中的一题,这下只有50分了。」

赶紧安慰她:「妹妹,你已经很努力了,如果连你都只会其中的一题,恐怕世界上有其他100万个学生连一题也不会做呢!」

(听筒的那一头很安静。想必是听进去了。)

老公听说女儿考试考坏了,急着想要献技。

提醒老公,女儿并没有向我们徵询读书之道。她只想发抒考试考坏了的情绪,可能还想得到一点老妈的安慰,并没有听出她向我们求救的意思。但是,老公还是抢过电话:「你去买个录音机,上课时把老师的每个字都录下来,复习时,一面看自己抄的笔记,一面对照上课录音,你就会全盘掌握住重点了。」

据说,女儿的反应很一般。老公很纳闷。

看过数据,知道美国「新鲜人 (大一学生)」的自杀率很高。他们刚离开家,开始独立生活,要适应新的环境与学习方式,得照顾自己衣食住行,还要承受社交压力,说是「压力锅」的生活,并不为过。因此,有机会与女儿说话,都是想办法替她减压。管他什么功课!女儿,只要你好好生活,活的健康,活的快乐。只要尽了力,不必去烦心。

她问:可不可以订水,送到宿舍房间?

订!订!订!只要能够帮她减压,花钱的代价算什么!

能不能寄一箱「巴士(bars,条状零食)」?

行!行!行!

老公又抢过电话,急着叮咛:「别忘了努力读书!」

一片沉默之后,「咚!」的,电话断了。

想必女儿听到了老公的叮咛。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