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客户身分诈财 55人被起诉
曼哈坦检察官万斯16日联合纽约市警总局宣布,对涉嫌参与有组织的网路身分盗窃和金融欺诈的55人提起诉讼。这些人多为银行、非营利机构、名车代理商、房地产管理公司的内部员工,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盗走客户私人信息,通过转卖等方式从200多个受害者身上骗取200多万元。他们面临共谋重窃罪(Conspiracy to Commit Grand Larceny)、重窃罪(Grand Larceny)、非法持有赃物罪(Criminal Possession of Stolen Property)等多项罪名。
检方资料显示,这55名嫌犯属「内部人士」(insider)作案模式,在犯罪组织的策画下盗取受害者的名字、生日、住址、社会安全号码等信息,然后骗过自己所在机构的监督,将受害者的个人资料通过转卖等方式,从大通银行、花旗银行、道明银行、美国运通、Discover等金融机构的帐户中盗取200多万元巨款。目前这55人分别面临五项不同的诉讼,罪名包括一级共谋重窃罪,二级、三级、四级重窃罪,四级非法持有赃物罪,二级身分盗窃罪(Identity Theft)和非法持有仿冒品罪(Criminal Possession of a Forged Instrument)。
万斯表示,网路犯罪威胁所有民众的个人身分安全,诉讼旨在引起大家对内部人士作案这一模式的重视。检察官办公室将继续和相关机构合作,打击身分盗窃、犯罪组织。如何有效防止身分被盗资讯可查询http://manhattanda.org/sites/default/files/Identity_Theft.pdf。
现值年底假日期间,万斯也提醒广大市民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身份被盗:每年至少要从三家信用公司订阅自己的信用报告一次,检查是否有异常的活动纪录;时常查看自己的帐户,因纸质帐单每月寄送一次,建议选择网上银行工具密切监督银行和信用卡走帐纪录;任何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在丢掉之前先用碎纸机销毁;记录自己每月收到帐单的时间,如果帐单突然迟迟未能收到,那就可能是身分被盗的危险信号;保护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不要透露给任何你无法完全确信的组织;一旦身分被盗,受害者应立即通知自己开户的银行等机构;另外,给自己的信用报告设置被盗警告,以便在有人试图用自己的名字开户时立即收到通知。
检方资料显示,这55名嫌犯属「内部人士」(insider)作案模式,在犯罪组织的策画下盗取受害者的名字、生日、住址、社会安全号码等信息,然后骗过自己所在机构的监督,将受害者的个人资料通过转卖等方式,从大通银行、花旗银行、道明银行、美国运通、Discover等金融机构的帐户中盗取200多万元巨款。目前这55人分别面临五项不同的诉讼,罪名包括一级共谋重窃罪,二级、三级、四级重窃罪,四级非法持有赃物罪,二级身分盗窃罪(Identity Theft)和非法持有仿冒品罪(Criminal Possession of a Forged Instrument)。
万斯表示,网路犯罪威胁所有民众的个人身分安全,诉讼旨在引起大家对内部人士作案这一模式的重视。检察官办公室将继续和相关机构合作,打击身分盗窃、犯罪组织。如何有效防止身分被盗资讯可查询http://manhattanda.org/sites/default/files/Identity_Theft.pdf。
现值年底假日期间,万斯也提醒广大市民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身份被盗:每年至少要从三家信用公司订阅自己的信用报告一次,检查是否有异常的活动纪录;时常查看自己的帐户,因纸质帐单每月寄送一次,建议选择网上银行工具密切监督银行和信用卡走帐纪录;任何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在丢掉之前先用碎纸机销毁;记录自己每月收到帐单的时间,如果帐单突然迟迟未能收到,那就可能是身分被盗的危险信号;保护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不要透露给任何你无法完全确信的组织;一旦身分被盗,受害者应立即通知自己开户的银行等机构;另外,给自己的信用报告设置被盗警告,以便在有人试图用自己的名字开户时立即收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