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中国石 老外眼中颜如玉
「石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艺术品,它像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曾担任华府美国国家植物园(U.S.National Arboretum)主任的伊莱亚斯(Thomas Elias),1978年以科学家身分应「中国科学院」之邀,前往中国大陆访问后,原就热爱亚洲文化的他,更着迷于研究中国盆栽及石头,并成为中国石头收藏及鑑赏家。

他为在美推广观赏中国石风气,近日设立「北美观赏石协会」网站www.vsana.org,每个月将介绍一种观赏石及相关历史文化。

拥有植物学博士学位的伊莱亚斯说,美国国家植物园隶属联邦农业部,为农业研究及教育中心,是一个「活的植物博物馆」。担任主任时,因负责「中国花园」项目,开始与中国有较多接触,并因为涉猎中国花园历史,才知道石头是中国花园里一个重要元素,并惊讶发现,日本观赏石文化源自中国。

因公干前往中国大陆30多次的伊莱亚斯说,中国大陆观赏石人口高达400、500万人,但全美只有12个这类俱乐部,且以日本观赏石的标准收藏美国石头。他解释说,日本用来收藏及观赏的石头类别较少,颜色较深,且主要来自河床,并以拳头大小为主。

然而中国观赏石多元化,颜色富变化,体积不限,并以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及昆山石最有名,这些不同观赏石,基本以被发掘的地方分类。

对中国观赏石如数家珍的伊莱亚斯说,来自水里的太湖石孔洞相连、纹理纵横。来自土里的灵璧石有「天上第一石」之称,拥有多种不同形状。他收藏的多个灵璧石,一个像两只正在亲嘴的小鸟,另一个像砚台,从外观看来,色、形、质、纹都极具质感。来自土里的英石则具有「皱、漏、瘦、透」特色。

伊莱亚斯说,当年在中国购买观赏石,一个不过几百美元,后来涨价至数千元,听说现在有的要数万美元。但他收藏中国观赏石纯粹为爱好,目前行有余力,希望教育更多美国人,让他们体会中国观赏石的美及背后隐藏的有趣历史故事。

伊莱亚斯多年来并将他对亚洲观赏石的认识写成多本着作,2010年出版的最新着作「菊花石的故事」(Chrysanthemum Stones:The Story of Stone Flowers),是与一样热爱石头,拥有教育博士学位的日裔妻子Hiromi Nakaoji合作完成。

他们并将200多个小大、姿态、色泽都各具特色的中国观赏石,以配合他们纹路及外型的座抬摆示在家中,让居家环境更雅緻,成为最大方的装饰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