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捐建海地3校 慈济奇蹟落成
美加慈济人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援建的太子港天主教圣恩修女会三所学校17日启用,美加46名华裔志工出席典礼,见证此聚集全球慈济人爱心凝聚的成果,并带来华商捐赠的60台笔记型电脑,并于18日举行大型义诊。

24岁的校友格蕾希尤斯(Gracieuse Willande Mars)看见美轮美奂的巨大建筑,直唿:「这是个奇蹟。」回想三年前1月12日下午4时53分,一个海地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时刻,当她才刚踏出三年专科制私校耶稣祕书学校,整座学校建筑便在眼前崩塌,至今余悸犹存。

那一刻彷彿是绝望的开始,格蕾希尤斯表示,头六个月全校学生没地方上课,接着搬到临时搭建的铁皮屋,有着坑洼不平的地面,三夹板做隔间,木头樑架排排的钉子尖端露出。「平常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学习,我每天都祈祷赶快毕业。」

格蕾希尤斯当时认为重建根本无望,全海地约4000栋学校严重毁损,国家行政系统完全瘫痪,重建希望渺茫。没想到三年之后,竟然能站在崭新的校园,给所有学妹一个惊喜大礼,「如果我有个女儿,希望她能考上这间学校」。

三所比邻的女校皆属圣恩修女会创办,分别是同名的中学和小学以及耶稣祕书学校。新校园是由全球慈济募款取得资金、美国慈济统筹援建计画,台湾的海外工程公司(OECC)执行。根据OECC副总张士锜表示,三校加起来是海地最大楼板面积的学校,採用钢樑结构,可抗八级地震,面积达9万平方呎,共斥资720万元。

针对外界质疑慈济为何要援建这三所「贵族学校」,加拿大慈济副执行长苗万辉表示,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圣恩修女会学校的产权资料完整,办校认真,更佩服的是修女对待灾民的态度。

大地震发生,美加慈济人筹画中长期援助海地,共勘查15所学校;当时拜访圣恩修女会的学校后,苗万辉发现该校要举行弥撒,正发愁没有面粉制作小圆饼当圣体。他马上带回要发放的两大包面粉,却亲眼见到修女立即送其中一包给校园外的灾民,「无私分享的精神与慈济的理念完全一致」。

慈济全球志工总督导黄思贤表示,该校象徵着海地人精神堡垒,如果有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不同的圣恩修女会和美国慈济人能合作展开,海地人也一定能做到。

在三校捐赠暨启用典礼,台湾驻海地大使刘邦治、太子港市长玛莉(Marie Rene)、加拿大驻海地大使诺曼汀(Henri-Paul Normandin)皆一致称赞慈济的大爱无私,从每位志工笑容能感到他们是真心想帮忙。

担任教职员的修女更表示,亚裔面孔的慈济人不顾危险,持续三年关怀当地,深受感动。尤其当许多国际急难救助组织撤离时,慈济仍留在此,并盖起三栋海地最棒的学校建筑,期许佛教「菩萨」与天主教「天使」未来能持续携手合作,把大爱的精神散播到海地的每一处。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