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提琴节 22音乐家献艺
9日起一连举行十天的Piatigorsky国际大提琴节(Piatigorsky International Cello Festival)是南加州乐坛一大盛事,由南加大桑顿音乐学院(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 Thornton School of Music)、洛杉矶爱乐社(L. A. Phil)与The Colburn School音乐学院联合筹办,邀请全球大提琴名师与青年大提琴手,共同颂扬大提琴这件音色醇厚优美的乐器。共有来自12国家的22位杰出音乐家与会,在演奏中切磋技艺,并施予指导教育。
十天演奏活动分六场所进行,有多个场馆每天举行两至三场,有的是名师独奏(Master Recital),有的是名师指导演奏(Master Class),还有培训班(Workshop for Young Cellists)等,这类演奏票价十元起。压轴大戏共三天四场(票价另计)要搬上迪士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其余五个场地为南加大Bovard Auditorium、Alfred Newman Recital Hall、及Simon Ramo Recital Hall和The Colburn School音乐学院的Thayer Hall及Herbert Zipper Concert Hall,有关节目、票价及场地详情,请上网至www.usc.edu/piatigorskyfestival查阅。
在迪士尼音乐厅演出的四场均由洛杉矶爱乐(Los Angeles Philharmonic)协奏,依次为15日(周四)晚8时Ralph Kirshbaum演奏Dvorak的大提琴协奏曲(Neeme Jarvi指挥);17日(周六)晚7时30分 Mischa Maisky演奏Shostakovich的第一号协奏曲与柴可夫斯基的Lensky's Aria;18日(周日)下午2时Alisa Weilerstein演奏柴可夫斯基的Rococo Variations及Respighi的Adagio con Variazioni;18日晚8时的闭幕演奏,由多位好手演奏Rachmaninov、Faure、Piatigorsky、Bach、Stravinsky 等作曲家作品。
这项大规模活动是为纪念已故犹太裔乌克兰(原属俄国)大提琴家Gregor Piatigorsky,他自幼随父亲习小提琴,但在听过一次大提琴演奏后,下定决心成为大提琴演家。后来,他曾被着名提琴教师Ivan Galamian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弦琴师,总是能把作品的内涵发扬到极致。天分加上努力使他在15岁时成为俄国引以为豪的Bolshoi Theater剧院首席大提琴师。之后俄国发生革命,共产党当权后,他出国深造的愿望一直遭拒,终于逼迫他冒险偷渡至波兰并转往德国柏林及莱比锡,18岁的他一面学琴,一面在小咖啡馆拉琴餬口。此时他遇到贵人,顾客中的伯乐Emanuel Feuermann与Wilhelm Furtw?ngler听到他演奏后,发现他是一匹千里马,立即聘僱他为柏林爱乐(Berlin Philharmonic)的首席大提琴师。
他的人生自此改观,技艺不断提升。1929年他来到美国费城、纽约、安纳堡(Ann Arbor, Michigan)等地演奏,并结识纽约爱乐(New York Philharmonic)的指挥Willem Mengelberg。1937年他娶法国着名银行家族之女Jacqueline de Rothschild为妻,移居法国。及至纳粹佔领欧陆,他们举家逃回美国,定居纽约州北部Adirondack Mountains山区。之后他演奏之余也献身音乐教育,1941至1949年担任费城寇蒂斯音乐学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大提琴系主任,并在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南加大执教,他在南加大任教直至去世,校方于1974年设立Piatigorsky Chair of Violoncello讲座,以示尊崇。
十天演奏活动分六场所进行,有多个场馆每天举行两至三场,有的是名师独奏(Master Recital),有的是名师指导演奏(Master Class),还有培训班(Workshop for Young Cellists)等,这类演奏票价十元起。压轴大戏共三天四场(票价另计)要搬上迪士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其余五个场地为南加大Bovard Auditorium、Alfred Newman Recital Hall、及Simon Ramo Recital Hall和The Colburn School音乐学院的Thayer Hall及Herbert Zipper Concert Hall,有关节目、票价及场地详情,请上网至www.usc.edu/piatigorskyfestival查阅。
在迪士尼音乐厅演出的四场均由洛杉矶爱乐(Los Angeles Philharmonic)协奏,依次为15日(周四)晚8时Ralph Kirshbaum演奏Dvorak的大提琴协奏曲(Neeme Jarvi指挥);17日(周六)晚7时30分 Mischa Maisky演奏Shostakovich的第一号协奏曲与柴可夫斯基的Lensky's Aria;18日(周日)下午2时Alisa Weilerstein演奏柴可夫斯基的Rococo Variations及Respighi的Adagio con Variazioni;18日晚8时的闭幕演奏,由多位好手演奏Rachmaninov、Faure、Piatigorsky、Bach、Stravinsky 等作曲家作品。
这项大规模活动是为纪念已故犹太裔乌克兰(原属俄国)大提琴家Gregor Piatigorsky,他自幼随父亲习小提琴,但在听过一次大提琴演奏后,下定决心成为大提琴演家。后来,他曾被着名提琴教师Ivan Galamian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弦琴师,总是能把作品的内涵发扬到极致。天分加上努力使他在15岁时成为俄国引以为豪的Bolshoi Theater剧院首席大提琴师。之后俄国发生革命,共产党当权后,他出国深造的愿望一直遭拒,终于逼迫他冒险偷渡至波兰并转往德国柏林及莱比锡,18岁的他一面学琴,一面在小咖啡馆拉琴餬口。此时他遇到贵人,顾客中的伯乐Emanuel Feuermann与Wilhelm Furtw?ngler听到他演奏后,发现他是一匹千里马,立即聘僱他为柏林爱乐(Berlin Philharmonic)的首席大提琴师。
他的人生自此改观,技艺不断提升。1929年他来到美国费城、纽约、安纳堡(Ann Arbor, Michigan)等地演奏,并结识纽约爱乐(New York Philharmonic)的指挥Willem Mengelberg。1937年他娶法国着名银行家族之女Jacqueline de Rothschild为妻,移居法国。及至纳粹佔领欧陆,他们举家逃回美国,定居纽约州北部Adirondack Mountains山区。之后他演奏之余也献身音乐教育,1941至1949年担任费城寇蒂斯音乐学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大提琴系主任,并在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南加大执教,他在南加大任教直至去世,校方于1974年设立Piatigorsky Chair of Violoncello讲座,以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