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洛城暴动20年 受害华人:不能排除再次暴动
1992年4月底的洛杉矶暴动造成10亿美元财物损失,当时不少在洛市中南区做生意的华人成为受害人。案后虽曾寻求政府财力协助,却所获有限。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选择返回台湾,不愿再住洛杉矶这个伤心地;也有人另寻他处发展,东山再起。

受害华人回首前尘指出,金恩案审判结果只是导火线,真正的问题是当地长久以来贫富不均。但当地居民的贫困问题今迄仍未解决,不排除未来再发生暴动的可能。

当时开烈酒店的陈姓人士,由于将毕生及亲友积蓄全部赔上,日后为了偿还债务,加上无其他谋生之道,只有靠打零工维持家计。来自台湾的王姓人士则被美国的治安吓坏了,举家迁回台湾。

与其他华人在暴动后筹组自救会的龚作君,认为自己还算幸运,透过联邦中小型商业署推出的4%利息贷款,有机会在他处东山再起。但「大多数人就此一蹶不振,尤其是小商家大多血本无归,也不符合商业署的贷款条件。」

龚作君说,暴动当天他人在国外,员工描述:暴民用卡车以倒车方式将商号铁门破坏,入屋抢劫。当时在洛市中南区拥有两个小型购物中心,其中一个商场主要出租给华人做生意,有中餐馆、洗衣店、支票兑换现金等商号,全部被暴徒放火烧掉。另一个商场主要出租给韩裔商家,他们持枪捍卫家园,暴徒不敢轻举妄动,完好无损。

「当时保险公司虽有理赔,仍损失购买商场的80万元头期款」,龚作君向地方、加州及联邦政府陈情,获得的答覆大多是「这是生意人要负担的风险」。反而是中华民国政府有情有义,透过海外单位发送华人受害人每人2000元现金。比起损失虽是杯水车薪,雪中送炭仍很感激。该商场后因无力支付每月房贷,被银行查封拍卖。

暴动后积极参政的龚作君一度出任洛市烈酒委员,发现各级政府只关心如何帮助暴民解脱贫困,认为辛勤工作的小商家是既得利益者,无人关心他们当时遇到的难关。

虽然20年一晃眼过去,龚作君认为,洛市中南区贫困问题仍未解决。目前不少韩国教会以该区土地及物业便宜,纷纷进驻,周末聚会停车位难求。但「这些教会若只关心海外传教,不将更多关注放在当地」,难保不会再发生一次暴动。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