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商场无情 养徒弟自掘坟墓
华人在海外创业谋生,要面对的困难与压力除了语言障碍、资金短缺、法规陌生,还有无法迴避的同业竞争。不少「过来人」提起最后一项,往往会感到切肤之痛,因为商场上最难对付的竞争对手,很多时候就是自己曾经悉心栽培的爱徒。

墨西哥蒂华纳一位经营自助餐馆的华人,多年前协助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同乡兼亲戚办妥了移民墨国的手续,并让后者先到自己的餐馆打工,以维持生计。新来的乡亲开始对这位老闆感激涕零,言必称「师傅」,工作也格外卖力,彷彿非此不能报答他的提携之恩。

但两三个春秋过去,情况就起了变化。新来的徒弟聪颖好学,西班牙语渐渐说得比师傅更流利;对餐馆的食材来路、经营诀窍、拿手菜式,甚至多个固定的外卖大客户,也都瞭解得一清二楚。终于有一天,徒弟在三个街口之外的新兴购物中心另立门户,以大致相同的中华美食招徕顾客。那几家长年到师傅店中订午餐外卖的公司,也纷纷改投到徒弟门下,因为徒弟的新店开价比师傅更便宜。

接下来的结局,自然是师徒恩绝,亲戚反目。按理说商业社会,竞争自由,徒弟一旦羽翼丰满,另谋出路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中餐业在蒂华纳本来已是薄利经营,需求有限,增加一家装潢光鲜的新店,势必让同行更难「分一杯羹」。守着门面陈旧的老店,师傅除了用广东话诅咒两句,也只能徒唿奈何。

同样的情况,当然不是餐馆业所独有。在圣地牙哥,侨胞办学校、开培训班、开工厂,甚至创办高科技公司,都可能遇到类似的挑战。争夺的无非是学生的来源、客户的去向,外加非专利产品的仿制,为此引发的诉讼也不在少数。当然,并非每次都会出现「徒弟另立门户」的戏剧性局面;有些徒弟索性与师傅摊牌:要不我买下你的股份,要不你买下我的,反正一山不容二虎,看着办吧。

「带出徒弟,饿死师傅」,曾经是旧时中国商场上的铁律。美国的经商环境比较宽松,或许「师傅」们未必因此饿死,但一时「饿瘦」、「气坏」,看来在所难免。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