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日本海啸残骸来了 加州惊心
2011年重创日本的大地震与海啸,不仅带给当地灾害,影响范围也遍及海外。惊涛骇浪中遭海啸吞食的民生建设与物品,也随波逐流于海面上载浮载沉,一路随着洋流漂向北美大陆,包括加州在内的西海岸首当其冲,未来一年可能目睹「日本海啸残骸」出没于外海,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堪设想,势必对民众生活造成影响。

现于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讯系任教的胡健骅博士说,北半球的大洋环流皆为顺时钟,从台湾流向日本的叫「黑潮」,而从日本转东的叫黑潮延伸流(Kuroshio extension)流动缓和。日本海啸的残骸,就是搭顺时钟环流花一年左右漂到西岸,再南下加利福尼亚洋注入北赤道洋流。

与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管理局(NOAA)合作关注这批海啸残骸的海洋雷达研究员赵曎,在日本海啸发生后,运用卫星资料模拟海洋流动,以追踪这批残骸流向。他说,当初演算出九个月的漂流距离,大约太平洋的三分之一远,不过残骸化整为零,现根本找不到座标。

他说,几个月前已有部分残骸出没在阿拉斯加海域,包括无人的渔船、车辆与一些碎片。对于残骸确实抵达西岸时间,他坦承不容易推算,要看残骸是走「风速」或「洋流」而定。他解释说,物体大面积暴露海面搭风势移动得快,半沉水中走洋流就缓慢,有可能以每秒10到100公分速度前进,如此就算花两三年抵达西岸也不无可能。

赵曎说,上百万吨的垃圾若聚在一起还好,一旦分离卫星就观测不到,有的还半沉在水中,都会增加打捞难度,说是「大海捞针」并不为过。国家海洋暨大气管理局正协调讨论许多方法,包括动用飞机摄影追踪,或组织打捞残骸的团体,但数量太过庞大难度很高。

目前进度,是大概得再花一年准备,政府和多家民间组织都在研讨方案。他所研发的海洋雷达,就是要探测在海上漂流的大型残骸,未来会装在飞机上侦测。他预言一旦西岸民众可以肉眼看到漂流外海的残骸恐为时已晚,对环境伤害难以估计,因此相关单位均严阵以待,务求将伤害降到最低。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