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了西裔
2012年大选落幕,在激烈竞争捉对厮杀后,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选前信心满满,结果不幸落败;有人精心部署,以为胜券在握,最后却遭滑铁卢,充分证明选举的现实与无情。
落选人检讨败选原因,有人批评对手滥发黑函,有人指对手银弹雄厚,更有人斥责对手「骯脏」,千怪万怪,忽略了选战中最重要的选民因素,「谁会投票给你?」
分析这次大选胜选者选票来源,以总统格局来看,依据路透在选举日所做的民调,欧巴马在2008年在白人男性得票率是41%,今年降为36%,但欧巴马依旧当选。
从另一角度观察,美国西语裔人口,今年首度站上全体登记选民的10%,西语团体声称,今年西语裔票投欧巴马的比率为75%。显见西裔在这次选战中成了欧巴马强力的支持者,欧巴马的连任,西裔功不可没。
从加州地方选战来看,49选区登记选民亚裔占50%,西裔约30%,其余20%为白人、非裔等。结果州众议员选举,在通讯投票领先的林元清最后以近13%输给曾经「神隐」两周的周本立;依投票模式分析,习惯通讯投票的华裔给了林元清有力的支持,但是如仅在亚裔圈拓展票源,面临习惯听命工会,或是听从意见领袖而投票的西裔选民,就成了主导选战胜负的关键力量,林元清的败选与西裔票未如预期开出,显然有关系。
同样的,在39选区联邦众议员选战中,亚裔选民占30%, 西裔选民29%,华裔陈介飞挑战政坛老将罗依斯,结果华人聚居的洛县,陈介飞有不俗的表现,但在其他城市,罗依斯终究占上风。显示在亚裔选民与西裔选民相距有限的选区,以华裔投票率远不如西裔来看,如未能打入西裔核心地带,掌握核心票源,最后势难突破原有的族裔障碍;也显见华裔要在美国政坛出头,过分依赖亚裔,成功机会微乎其微。
由此次选战,不论联邦或州级选举,大致可看出,团结的西裔成了胜选的支柱,也是各路候选人的最爱。而对政治冷感的华裔,即使选民人数不断增加,如仍是散沙一片,势难发挥举足轻重的角色。华裔希望在政坛有人为华人权益发声,有强而有力的代言人,如不团结,即不可能有掌控候选人的筹码,势难受到候选人重视。
试看西裔在欧巴马当选后,马上要他实现移民改革竞选承诺,就可看出候选人「拿人的手短,有了选票就不准跳票」。西裔能妥善运用每人一票,发挥民主政治最大的效益,为自己族裔争取最大权益,实在不可小看。这种「以选票争取权益」的操作手法,值得华人学习,也值得华裔竞选者格外重视。
落选人检讨败选原因,有人批评对手滥发黑函,有人指对手银弹雄厚,更有人斥责对手「骯脏」,千怪万怪,忽略了选战中最重要的选民因素,「谁会投票给你?」
分析这次大选胜选者选票来源,以总统格局来看,依据路透在选举日所做的民调,欧巴马在2008年在白人男性得票率是41%,今年降为36%,但欧巴马依旧当选。
从另一角度观察,美国西语裔人口,今年首度站上全体登记选民的10%,西语团体声称,今年西语裔票投欧巴马的比率为75%。显见西裔在这次选战中成了欧巴马强力的支持者,欧巴马的连任,西裔功不可没。
从加州地方选战来看,49选区登记选民亚裔占50%,西裔约30%,其余20%为白人、非裔等。结果州众议员选举,在通讯投票领先的林元清最后以近13%输给曾经「神隐」两周的周本立;依投票模式分析,习惯通讯投票的华裔给了林元清有力的支持,但是如仅在亚裔圈拓展票源,面临习惯听命工会,或是听从意见领袖而投票的西裔选民,就成了主导选战胜负的关键力量,林元清的败选与西裔票未如预期开出,显然有关系。
同样的,在39选区联邦众议员选战中,亚裔选民占30%, 西裔选民29%,华裔陈介飞挑战政坛老将罗依斯,结果华人聚居的洛县,陈介飞有不俗的表现,但在其他城市,罗依斯终究占上风。显示在亚裔选民与西裔选民相距有限的选区,以华裔投票率远不如西裔来看,如未能打入西裔核心地带,掌握核心票源,最后势难突破原有的族裔障碍;也显见华裔要在美国政坛出头,过分依赖亚裔,成功机会微乎其微。
由此次选战,不论联邦或州级选举,大致可看出,团结的西裔成了胜选的支柱,也是各路候选人的最爱。而对政治冷感的华裔,即使选民人数不断增加,如仍是散沙一片,势难发挥举足轻重的角色。华裔希望在政坛有人为华人权益发声,有强而有力的代言人,如不团结,即不可能有掌控候选人的筹码,势难受到候选人重视。
试看西裔在欧巴马当选后,马上要他实现移民改革竞选承诺,就可看出候选人「拿人的手短,有了选票就不准跳票」。西裔能妥善运用每人一票,发挥民主政治最大的效益,为自己族裔争取最大权益,实在不可小看。这种「以选票争取权益」的操作手法,值得华人学习,也值得华裔竞选者格外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