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小传
重新拍摄的「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将于10日在全美公映,我打算去看看它到底拍得怎样,因为1974年那一部(罗勃瑞福和米亚法罗主演),虚有其表,缺乏内容,实在是一部失败之作。
「大亨小传」是最负盛名的美国小说之一,曾入选时代杂志的「历来的100佳小说」,2007年时还被这份杂志选为「历来的10大好书」之一。以前读书时,我己读过一次,不久前又读了一次,但两次都觉得不好看,因此一直想了解为什么这本小说那么被看重。
这本小说描写了两层故事,一是男主角盖兹比的故事,二是美国的故事;盖兹比的爱情故事,可能是吸引年轻一代读者的原因(近年每年平均卖出50万本),而美国的盛衰故事则增加了小说的重要性。
穷小子盖兹比,有两个梦想,一是发财,二是追求黛西,所以他努力追求财富,发达后,再用财富去追求黛西。黛西嫁给东部名门望族的布肯南,住在纽约长岛,盖兹比在黛西家对面海湾购下大宅,经常在大宅中举行豪华宴会和派对,藉此吸引黛西。盖兹比的故事以悲剧结束,他被人误会和开枪射杀,他的爱情梦和事业梦也随之告终,只留给读者一片唏嘘。
「大亨小传」出版于1925年,那时美国经历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化,积聚了大量财富,但是离开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还有数年,作者费滋杰罗从财富中看到败象,预言美国由盛而衰。
随着财富而来的,是道德堕落。费滋杰罗写成原稿后,曾寄给当时的着名作家(包艾略特和Gertrude
Stein),向他们请益,小说家沃顿(Edith Wharton)回应说,小说里描写的纽约派对(在布肯南的二奶家中举行),彻底展示当时富裕阶层的无聊和颓废,象徵了整个时代的道德崩解。
两层故事既然都有丰富意义,为什么读小说时和看1974年版的电影时,却觉得不好看?其中一个原因是人物不吸引,黛西是个无脑的人,盖兹比却为她神魂颠倒;另外,费滋杰罗笔下的那个世界,尽是纸醉金迷和无聊恶俗,简直令人生厌。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本小说写得细致含蓄。
小说的叙述者卡拉威,是黛西的表亲,出身于中西部;小说开始于1922年,那时他第一次离开中西部,去到纽约,见证了1920年代的财富世界和盖兹比梦想幻灭的经过。盖兹比被杀后,卡拉威回到中西部,回忆纽约的一切,将所见写成小说。小说中的两层故事,经过叙述观点的加工,变得特别细致和含蓄。
新片即将上映,有报导说,2013年版的「大亨小传」,导演原是拍音乐录映带的,他对盖兹比的豪华派对有夸张的描写,却对费滋杰罗的细致含蓄置诸不顾。片子的结尾还刻意改动原着,说卡拉威因酗酒而住进疗养院,没有像原着那样返回中西部;中西部与东部的不同价值观,是费滋杰罗的精心安排,用来衬托1920年代的世界,少了这一衬托,原着的精神将会大失。
更多内容请见
「大亨小传」是最负盛名的美国小说之一,曾入选时代杂志的「历来的100佳小说」,2007年时还被这份杂志选为「历来的10大好书」之一。以前读书时,我己读过一次,不久前又读了一次,但两次都觉得不好看,因此一直想了解为什么这本小说那么被看重。
这本小说描写了两层故事,一是男主角盖兹比的故事,二是美国的故事;盖兹比的爱情故事,可能是吸引年轻一代读者的原因(近年每年平均卖出50万本),而美国的盛衰故事则增加了小说的重要性。
穷小子盖兹比,有两个梦想,一是发财,二是追求黛西,所以他努力追求财富,发达后,再用财富去追求黛西。黛西嫁给东部名门望族的布肯南,住在纽约长岛,盖兹比在黛西家对面海湾购下大宅,经常在大宅中举行豪华宴会和派对,藉此吸引黛西。盖兹比的故事以悲剧结束,他被人误会和开枪射杀,他的爱情梦和事业梦也随之告终,只留给读者一片唏嘘。
「大亨小传」出版于1925年,那时美国经历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化,积聚了大量财富,但是离开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还有数年,作者费滋杰罗从财富中看到败象,预言美国由盛而衰。
随着财富而来的,是道德堕落。费滋杰罗写成原稿后,曾寄给当时的着名作家(包艾略特和Gertrude
Stein),向他们请益,小说家沃顿(Edith Wharton)回应说,小说里描写的纽约派对(在布肯南的二奶家中举行),彻底展示当时富裕阶层的无聊和颓废,象徵了整个时代的道德崩解。
两层故事既然都有丰富意义,为什么读小说时和看1974年版的电影时,却觉得不好看?其中一个原因是人物不吸引,黛西是个无脑的人,盖兹比却为她神魂颠倒;另外,费滋杰罗笔下的那个世界,尽是纸醉金迷和无聊恶俗,简直令人生厌。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本小说写得细致含蓄。
小说的叙述者卡拉威,是黛西的表亲,出身于中西部;小说开始于1922年,那时他第一次离开中西部,去到纽约,见证了1920年代的财富世界和盖兹比梦想幻灭的经过。盖兹比被杀后,卡拉威回到中西部,回忆纽约的一切,将所见写成小说。小说中的两层故事,经过叙述观点的加工,变得特别细致和含蓄。
新片即将上映,有报导说,2013年版的「大亨小传」,导演原是拍音乐录映带的,他对盖兹比的豪华派对有夸张的描写,却对费滋杰罗的细致含蓄置诸不顾。片子的结尾还刻意改动原着,说卡拉威因酗酒而住进疗养院,没有像原着那样返回中西部;中西部与东部的不同价值观,是费滋杰罗的精心安排,用来衬托1920年代的世界,少了这一衬托,原着的精神将会大失。
更多内容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