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敬先 我的父亲黄百韬将军
今年大家来写书的参加作者中,着作「我的父亲黄百韬将军」的黄敬先为名将黄百韬将军后代,从学术界退休后积极重拾中国人文科学,将自习的读书心得及个人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撰述成文,全书共26篇文章及2封书信。
黄敬先为天津人,童年在抗日战争中长大,国共内战父亲在徐蚌会战身亡。跟随寡母赴台,于东海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取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化学博士学位,1965年赴德深造两年。1967年至2000年在维吉尼亚大学生化系任教,发表过12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荣获国际脂肪界研究奖。
他书中章节提到,时任第七兵团司令官的黄百韬在碾庄吴村殉国后,遗体被潜运到南京。母亲带着子女前往南京,参加政府为黄百韬举席的国葬大典,当时为1949年1月26日。书中描述:「我曾亲眼看见父亲的遗体,因为是严冬,所以还能辨认清楚。我要在此郑重强调,遗体头部太阳穴上,有一颗子弹从右贯穿脑子,而由左方出来的自杀枪痕。后来有人传说父亲是被共军枪弹击中而身亡的传言纯属谎言,绝非事实!国葬后,遗体被埋在南京郊外的国葬区,墓地距离明朝徐达冢不远。」可惜黄百韬坟墓被红卫兵彻底破坏、尸骨无存。
黄敬先为天津人,童年在抗日战争中长大,国共内战父亲在徐蚌会战身亡。跟随寡母赴台,于东海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取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化学博士学位,1965年赴德深造两年。1967年至2000年在维吉尼亚大学生化系任教,发表过12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荣获国际脂肪界研究奖。
他书中章节提到,时任第七兵团司令官的黄百韬在碾庄吴村殉国后,遗体被潜运到南京。母亲带着子女前往南京,参加政府为黄百韬举席的国葬大典,当时为1949年1月26日。书中描述:「我曾亲眼看见父亲的遗体,因为是严冬,所以还能辨认清楚。我要在此郑重强调,遗体头部太阳穴上,有一颗子弹从右贯穿脑子,而由左方出来的自杀枪痕。后来有人传说父亲是被共军枪弹击中而身亡的传言纯属谎言,绝非事实!国葬后,遗体被埋在南京郊外的国葬区,墓地距离明朝徐达冢不远。」可惜黄百韬坟墓被红卫兵彻底破坏、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