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你为什么还沉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圣盖博谷华裔政坛前辈胡绍基宣布竞选洛杉矶市长,华裔社区振臂欢唿。一批热情的老人家,一路从蒙特利公园市乘坐公车前往洛杉矶,「我们要投票支持华裔候选人!」老人家们振振有词,未料却被选务所工作人员挡在门外:你需要提前登记成为选民,才有投票权。
将近20年后的2013年,一位已在南加州居住将近30年的华裔居民依然误解:圣盖博的三位白人候选人联合选举,就是想让大家一票投三人,一张票三个人当选,够厉害!
而更多的华裔选民因为投票日不知去何处投票,被投票所工作人员「请回你家最近的投票所投票」「吓得」不知所措,华裔候选人因区区数十票、甚至数票之差不幸败北。
「来自两岸三地的华人,因母国没有民选和参政传统与根基,在美参政道路更加漫长」,南加州资深政商顾问梁掌球表示,中国大陆政治选举至今局限部分乡村级别;香港长期处于殖民地,民众参政意识淡薄;台湾进步一些,但「政治等同黑暗、骯脏与黑箱操作」在不少人观念中依然根深柢固,加上连根拔起来到异国打拼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许多华人「两耳不闻政治事,天塌下来高人顶」。
甚至至今还有不少华人误解,登记选民会更容易被抽调去当陪审员,完全不知你的名字在车管局挂了钩,你就上了陪审团的「候选名单」。
而多年来部分华裔参政者胸怀大志,许多人的精力放到「步步高升」,身后却留给地方依然不尽人意的市政,也让不少华人选民从满腔热情变得心灰意冷,投票兴趣大打折扣。
最近十多年,加州成为全国华裔参政楷模,南北加州华裔参政全面开花。尤其是南加州,从基层的学区委员、水局委员、社区学院理事,到地方市议员、州参众议员、州主计长、国会众议员等,华人全不缺席。
在地方选举中,不少华人聚居城市更喜见扎下深厚根基。蒙市议会华裔多年稳占多席,圣玛利诺、亚凯迪亚、罗斯密等城市都曾出现多位华裔活跃市议会局面。即便如此,以华人新移民和商家最近十年的飞速成长,华裔无论是民选公职,还是投票人数,依然与其人口增长不成正比。
「很多华人只有被欺负到头上才会奋起还击」,华裔民众参政的被动,让人「恨铁不成钢」。多年前蒙特利公园市刚到美国不到两年的大陆新移民宗佩利,因劝阻邻居吵架被警察误当成肇事者痛殴,几经力争,法庭最后以判罚警方赔款一元,戏剧性结局。而从前从不关心窗外事的宗佩利,如今两个儿子不但从小习武,他和全家更是社区和市政的积极参与者。南加州从前只顾「自扫们前雪」的河粉商家,近年经历与州政府的「河粉之战」,现在老闆们个个知道参政、游说、团结各方联盟,不再是沉默的发财族。近年华裔人口成长迅速的罗斯密,在经历了华美鸡鸭栏、沃尔玛市场进驻等「切肤事件」,最终挑醒华裔选民的神经,参与人数大大增加。
华人是否应该觉醒:投票,不仅是对候选人的支持,更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基础和起步?平时参加市议会,不仅是为解决自家问题,更是向整个社区树立「我和你一样也是主人」的形象?华裔参与公职,不仅是为自己的远大政治前途,也更应该实实在在为民众多做事、做好事,打下坚实的选民基础?毕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在美国的民主参与中因此吃尽苦头的例子屡见不鲜。华人,不要直到自身利益面临挑战和侵犯时才有参与的觉醒,那样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将近20年后的2013年,一位已在南加州居住将近30年的华裔居民依然误解:圣盖博的三位白人候选人联合选举,就是想让大家一票投三人,一张票三个人当选,够厉害!
而更多的华裔选民因为投票日不知去何处投票,被投票所工作人员「请回你家最近的投票所投票」「吓得」不知所措,华裔候选人因区区数十票、甚至数票之差不幸败北。
「来自两岸三地的华人,因母国没有民选和参政传统与根基,在美参政道路更加漫长」,南加州资深政商顾问梁掌球表示,中国大陆政治选举至今局限部分乡村级别;香港长期处于殖民地,民众参政意识淡薄;台湾进步一些,但「政治等同黑暗、骯脏与黑箱操作」在不少人观念中依然根深柢固,加上连根拔起来到异国打拼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许多华人「两耳不闻政治事,天塌下来高人顶」。
甚至至今还有不少华人误解,登记选民会更容易被抽调去当陪审员,完全不知你的名字在车管局挂了钩,你就上了陪审团的「候选名单」。
而多年来部分华裔参政者胸怀大志,许多人的精力放到「步步高升」,身后却留给地方依然不尽人意的市政,也让不少华人选民从满腔热情变得心灰意冷,投票兴趣大打折扣。
最近十多年,加州成为全国华裔参政楷模,南北加州华裔参政全面开花。尤其是南加州,从基层的学区委员、水局委员、社区学院理事,到地方市议员、州参众议员、州主计长、国会众议员等,华人全不缺席。
在地方选举中,不少华人聚居城市更喜见扎下深厚根基。蒙市议会华裔多年稳占多席,圣玛利诺、亚凯迪亚、罗斯密等城市都曾出现多位华裔活跃市议会局面。即便如此,以华人新移民和商家最近十年的飞速成长,华裔无论是民选公职,还是投票人数,依然与其人口增长不成正比。
「很多华人只有被欺负到头上才会奋起还击」,华裔民众参政的被动,让人「恨铁不成钢」。多年前蒙特利公园市刚到美国不到两年的大陆新移民宗佩利,因劝阻邻居吵架被警察误当成肇事者痛殴,几经力争,法庭最后以判罚警方赔款一元,戏剧性结局。而从前从不关心窗外事的宗佩利,如今两个儿子不但从小习武,他和全家更是社区和市政的积极参与者。南加州从前只顾「自扫们前雪」的河粉商家,近年经历与州政府的「河粉之战」,现在老闆们个个知道参政、游说、团结各方联盟,不再是沉默的发财族。近年华裔人口成长迅速的罗斯密,在经历了华美鸡鸭栏、沃尔玛市场进驻等「切肤事件」,最终挑醒华裔选民的神经,参与人数大大增加。
华人是否应该觉醒:投票,不仅是对候选人的支持,更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基础和起步?平时参加市议会,不仅是为解决自家问题,更是向整个社区树立「我和你一样也是主人」的形象?华裔参与公职,不仅是为自己的远大政治前途,也更应该实实在在为民众多做事、做好事,打下坚实的选民基础?毕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在美国的民主参与中因此吃尽苦头的例子屡见不鲜。华人,不要直到自身利益面临挑战和侵犯时才有参与的觉醒,那样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