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文史哲
这个星期,史丹福开学,先举行迎新周,其中一个迎新主题,竟是游说学生选读人文学科,大出人们意料;校方出动作家和教授,大说人文教育的好处,希望引起学生的兴趣,日后在选系时,垂青文史哲。
电脑、工程和经济,才是当前趋势,读文史哲的人,却越来越少。全国科学基金会的资料显示,1966年时,史大的人文学生占36%,到2009年,已降至11% ,亦即每十人中才有一人。同样的趋势见于全国,1966年时全国院校的人文学生占17%,2009年减至7%,以柏克莱加大来说,1966 年是24%,2009年是13%。人文学生不断减少是大势所趋。
去年秋天,纽约州的奥本尼州大(SUNY)一口气砍掉五个人文学系,反映出人文学系的紧急情况,学界将这个恶耗视为人文教育危机的来临。经济大衰退令高等教育经费大减,人文学系首当其冲,不得不削减课程,甚至撤销整个学系,因为撤系才能除去已拿到教席的教师,才能节省开支。加大总校长余度夫曾解释:如果州拨款不足,科学和工程的教授还可获联邦补助薪金,但在同样情况下,人文学科的教授却得不到联邦的补助。
面对危机,学界纷纷替人文教育辩护,指出人文教育的价值。史大人文学教授哈芬姆(Geoffrey Harpham)说,二次大战后,美国扩大高等教育,将包括人文教育在内的大学教育扩及全民,这是美国在20世纪的最大成就;美国和全球领袖不应只顾发展经济,更应注重培养人性,提高人文精神。
被「外交杂志」选为全球一百大思想家的奈斯包(Martha Nussbaum),去年出版一本被她称为「人文教育宣言」的小书,她在书里批评追求利润的教育模式,因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文史哲的生存空间受到压制,但文史哲却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因为这些学科培养民主社会所需、带有同情和批判精神的民众。
在划时代着作「封闭的美国心灵」(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1987)中,作者布洛姆(Allan Bloom)说,哲学家是大学的灵魂,他们投入思考的生活方式,代表了大学自由思考的精神,只有嚮往这种精神的校园,才可保住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布洛姆令人神往的描述,也令人联想到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他说唯有具有智慧的哲学家才适宜治理国家。
人文学者为人文辩护,却无补于经费,也难挽回出走的学生;在经济衰退和学费大涨下,整个美国社会正在质疑教育的经济价值,正在学费与教育之间徘徊挣扎。看来,学界挽救文史哲的行动,最终将难逃失败,人文教育也将越来越走向小众,成为只有富裕阶层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电脑、工程和经济,才是当前趋势,读文史哲的人,却越来越少。全国科学基金会的资料显示,1966年时,史大的人文学生占36%,到2009年,已降至11% ,亦即每十人中才有一人。同样的趋势见于全国,1966年时全国院校的人文学生占17%,2009年减至7%,以柏克莱加大来说,1966 年是24%,2009年是13%。人文学生不断减少是大势所趋。
去年秋天,纽约州的奥本尼州大(SUNY)一口气砍掉五个人文学系,反映出人文学系的紧急情况,学界将这个恶耗视为人文教育危机的来临。经济大衰退令高等教育经费大减,人文学系首当其冲,不得不削减课程,甚至撤销整个学系,因为撤系才能除去已拿到教席的教师,才能节省开支。加大总校长余度夫曾解释:如果州拨款不足,科学和工程的教授还可获联邦补助薪金,但在同样情况下,人文学科的教授却得不到联邦的补助。
面对危机,学界纷纷替人文教育辩护,指出人文教育的价值。史大人文学教授哈芬姆(Geoffrey Harpham)说,二次大战后,美国扩大高等教育,将包括人文教育在内的大学教育扩及全民,这是美国在20世纪的最大成就;美国和全球领袖不应只顾发展经济,更应注重培养人性,提高人文精神。
被「外交杂志」选为全球一百大思想家的奈斯包(Martha Nussbaum),去年出版一本被她称为「人文教育宣言」的小书,她在书里批评追求利润的教育模式,因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文史哲的生存空间受到压制,但文史哲却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因为这些学科培养民主社会所需、带有同情和批判精神的民众。
在划时代着作「封闭的美国心灵」(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1987)中,作者布洛姆(Allan Bloom)说,哲学家是大学的灵魂,他们投入思考的生活方式,代表了大学自由思考的精神,只有嚮往这种精神的校园,才可保住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布洛姆令人神往的描述,也令人联想到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他说唯有具有智慧的哲学家才适宜治理国家。
人文学者为人文辩护,却无补于经费,也难挽回出走的学生;在经济衰退和学费大涨下,整个美国社会正在质疑教育的经济价值,正在学费与教育之间徘徊挣扎。看来,学界挽救文史哲的行动,最终将难逃失败,人文教育也将越来越走向小众,成为只有富裕阶层才能享受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