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观察谢长廷访大陆
民进党创党元老、前行政院长谢长廷甫结束五天四夜大陆行返台。他离开北京时表示,此行在大陆没有「被消费」、「被穿小鞋」或「被统战」,是双方信赖与互信的一小步。这件事象徵绿营观念和做法的突破,对照蓝营2005年连战访大陆的「破冰之旅」,谢此行也是绿营破冰的开端,后续影响不容小觑。

谢长廷此行有几个补充观察角度:一,即使台湾有媒体定位此行是「民(进党)共(产党)交流」,是党对党接触,但中共却坚持民进党放弃台独前,不作党对党交流,所以接待谢长廷的最高层是国务委员戴秉国、国台办主任陈云林,都不是以党职身分、而是以政府官员身分接见;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强调,谢只是个人身分访大陆,不代表民进党,可见双方「冰」层很厚,能否突破要看未来持续加温,才能溶冰。

二、谢此行大陆迄今未出现任何双方合影照片,表示北京对民进党高层和谢长廷仍小心提防,深怕重演过去接待绿营人士面对面热络融洽,但返台后又「变脸」冷若冰霜、继续发表台独内涵言论。

三、中共必然向谢长廷当面表达坚决反台独立场,但大陆官媒也打破惯例,迄今未重提这些陈腔滥调,算是节制谨慎,不让谢长廷返台后被极独派「修理」,可见中共亟欲与绿营搞好气氛,作更多交流。

四、谢在大陆提「宪法各表」、「宪法共识」,即使党内有异见,但这个宪法共识是指「中华民国宪法」,就是蔡英文竞选总统时未明说出「中华民国」四字的「台湾共识」。两岸将来交往,台湾的最大筹码和支柱就是中华民国,这块招牌大陆虽不满意,但不得不面对和默认,趋势愈来愈明朗,蓝绿须加速「中华民国共识」成形,两岸才能再突破。

一次交流不可能获致重大成果,最大意义可能在绿营「想通了」,台湾再如何倡议自主独立,都需和对岸交流接触,封闭锁国就是自取灭亡。面对2016年挑战国民党执政,苏贞昌、蔡英文和谢长廷都期待大位,如果不做好功课,就与候选人绝缘,谢长廷「开展之旅」是为东山再起作布局。

但情势不会这么简单,党内天王、派系向来擅于政治操作,谢在漳州祭祖激动落泪,表示数典不忘祖,将来可能被党内政敌炒作,但大方向上,党内主流似认同两岸交流势已难挡,谢只是铺路先锋。

他此行言论守住绿营主弦律,强调没有「九二共识」四字,但默认实质上两岸须各表,继续交流,表述内容就是中华民国。他表达「大家的祖先都是中国人」「好像到了兄弟家」和「宪法一中」等说词,背后有许多深意,党内后续效应如何,民进党何时大转弯,都是该关注的重点。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