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我没有病
只是个把月没见,小敏憔悴多了,脖子上明显的结了个疤,她说:「上个星期三,我拿梳子,在自己脖子上锯了七十下,七十下哦,我想自杀。」

这是小敏第一次寻短,病了三十余年,几度进出精神病院,却是不吃药的时间居多,因为她总是觉得:我没有病。

无病识感

精神性疾病的主要特徵除了幻觉与妄想,还有「 无病识感」,即不承认自己有病而不愿意吃药。尤其是当精神疾病初发作时,患者大概都是已经拖了相当的时间,直到出现怪异的思惟与行为,产生困扰,才引起注意而寻求协助。于其时,患者十之八、九都已经发展出幻听、幻视或妄想,因此交互影响下,更不自觉用药的重要性,而吊诡的是,就在这一刻,即时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心理治疗

然而,也有部分研究报告提出,基于药物使用泛滥的考量,认为在让精神性疾病的患者服药前,可以先有药物以外的其他心理治疗,或至少是在观察后,才给予较微量的药物使用。

任职纽约州精神医学协会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会长的Dr. Jeffrey Lieberman却主张:「在诊断确定是精神性疾病,没有立刻施以药物治疗,将是一项重大错误,因为它会延误患者康復的最佳时机。」总之,见仁见智。但是从笔者与精神科医师工作的经验中,确实也看到药物患者的症状,产生一定成效的缓解作用;另外,也目睹当患者擅自调整药量或私下停止用药后,导致旧疾復发的高或然率,以及愈趋严重的病情, 实在不可不加以正视,而小心防患。

擅自停药

精神疾病患者擅自停药的原因不一而足,最主要的还是来自缺乏病识感,不是一开始就不想吃药,便是在病况稍为好转时自己停药,因为认定自己没有病或根本轻忽自己的病情,所以一旦症状好些,就觉得可以把药丢了;再有一些有喝酒习惯的人,由于医生告诫:吃药时不可喝酒,他们却宁可弃药保酒;另外诸如药物引起不舒服的副作用、患者与主治医师的关系「投缘」、患者本身健忘,或起居作息紊乱,无法按三餐服药,加上财务问题(如果不符保险资格,精神科的药物,一如天价) 等等,使得患者轻易停药而不被发现,只有在旧病復发时,才追踪出来。

因此,患者身边照顾者的支持与监督,非常重要。笔者有时也会藉着个案服药时,前后判若两人的不同健康状况,来鼓励患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要吃一辈子的药,何妨把精神科的药,也当作是必要的滋补保健品呢?」

活在幻觉

妄想的世界里,患者除了失去现实感,大多数的妄想内容也都是被迫害、夸大,或宗教狂热…等,譬如:担心被强暴、被跟踪、曾与某国元首有饭局、因为神鬼附身才得病、认定是被神挑选去拯救人类等等,尽管听起来荒诞无稽,然而对患者而言,却煞有其事,不容置喙。加上患者不止一次的描述(希望取得认同还是试图验证?),所引起的来自倾听者的不了解、不採信,及至不耐、不屑等,试想,这林林种种,将是一个如何混乱害怕、被拒绝、被轻视、莫名而无助的情境?更重要的,这一切并不是患者自取的,也不是因为使坏挨罚的,更非遭诅咒天谴的,也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绝对的关系。那么何忍为他们贴上标籤、鄙夷排斥、孤立弃置,以致最后无可避免的,成为社会的另类负担?

身为专业人员,以及患者的亲属、朋友或照顾者,让我们自期并共同努力,戒慎恐惧,以防微杜渐。

华人心理辅导中心,(408) 916-1323,www.chinesecounseling.org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