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波音机轮胎 黄崇期传承回乡
美国航天及太空工程学居全球领先地位,华裔贡献不少智慧结晶,波音747飞机轮胎的首创研制,以及第二代太空衣的改造研发,即为华裔黄崇期的专利成果。
1922年出生于中国湖南长沙的黄崇期,不仅是旅美杰出科学家,也是中国对日抗战期间,参与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热血爱国青年。
1941年黄崇期考进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大二时,日军侵华,国民政府发起「十万青年十万军」,紧急徵调全国大学生从军,爱国不落人后的黄崇期,也投入从军行列。
黄崇期表示,他个头虽小,但英语能力不错,便应徵加入军中翻译员,随即派往印度,协助美军训练中国机械化野战砲兵团,结业返回中国,即随军投入反攻战役,当时日军打到贵州的独山、贵阳,准备一举越过广西柳州,以便北可攻打重庆、南可下侵昆明,但当时中国的野战砲兵团,凭恃最新的机械化战备及战术,重挫日军,收復广西柳州,让战况翻转,最终日本于1945年8月投降。
这段从军经历不仅让黄崇期毕生难忘,也是中国首批现代武器科技人才的养成摇篮,后来更造就黄崇期来美国深造,走向热传导工程研发领域,成为箇中翘楚的科技专家。
黄崇期说,中日抗战结束后,他以流亡学生身分随政府赴台,尔后通过教育部出国留学生考试,并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奖学金,1949年从台湾基隆港搭乘杰克森货轮,抵美深造。
在普林斯顿大学热力工程学研究所期间,黄崇期结识影响其一生的教授汪‧士坦(Van Stien),并颇为该教授赏识。
黄崇期表示,汪‧士坦教授是德国最新进的火箭导弹热传导权威,二次大战德国战败后,被美国政府延揽来美教书,他取得硕士,准备攻读博士时,汪‧士坦教授被礼聘创办史帝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他便跟随恩师进入史帝文斯理工学院,攻读工业管理及热传导博士。
取得博士学位后,汪‧士坦教将黄崇期推荐给美国首屈一指的美国橡胶公司研究中心,主持科学研究计画30年,期间先后投入波音747飞机轮胎的首创研制、第二代太空衣的改造研发、新型压延机、轮胎硫化系统开发制造,并取得12项专利技术。
1990年代,黄崇期结束其科研生涯,回顾过往,他强调,年轻时,因爱国从军,生命与美国现代武器科技接轨,移民美国汲取最新工程科学知识,从事各项尖端研发后,曾将747 飞机轮胎的创新研发,传授给中国桂林的飞机轮胎研究所,因而开发出巨型越野轮胎的「中国第一胎」,是他一生从事科研最微妙、最有价值的「中美经验传承」。
1922年出生于中国湖南长沙的黄崇期,不仅是旅美杰出科学家,也是中国对日抗战期间,参与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热血爱国青年。
1941年黄崇期考进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大二时,日军侵华,国民政府发起「十万青年十万军」,紧急徵调全国大学生从军,爱国不落人后的黄崇期,也投入从军行列。
黄崇期表示,他个头虽小,但英语能力不错,便应徵加入军中翻译员,随即派往印度,协助美军训练中国机械化野战砲兵团,结业返回中国,即随军投入反攻战役,当时日军打到贵州的独山、贵阳,准备一举越过广西柳州,以便北可攻打重庆、南可下侵昆明,但当时中国的野战砲兵团,凭恃最新的机械化战备及战术,重挫日军,收復广西柳州,让战况翻转,最终日本于1945年8月投降。
这段从军经历不仅让黄崇期毕生难忘,也是中国首批现代武器科技人才的养成摇篮,后来更造就黄崇期来美国深造,走向热传导工程研发领域,成为箇中翘楚的科技专家。
黄崇期说,中日抗战结束后,他以流亡学生身分随政府赴台,尔后通过教育部出国留学生考试,并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奖学金,1949年从台湾基隆港搭乘杰克森货轮,抵美深造。
在普林斯顿大学热力工程学研究所期间,黄崇期结识影响其一生的教授汪‧士坦(Van Stien),并颇为该教授赏识。
黄崇期表示,汪‧士坦教授是德国最新进的火箭导弹热传导权威,二次大战德国战败后,被美国政府延揽来美教书,他取得硕士,准备攻读博士时,汪‧士坦教授被礼聘创办史帝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他便跟随恩师进入史帝文斯理工学院,攻读工业管理及热传导博士。
取得博士学位后,汪‧士坦教将黄崇期推荐给美国首屈一指的美国橡胶公司研究中心,主持科学研究计画30年,期间先后投入波音747飞机轮胎的首创研制、第二代太空衣的改造研发、新型压延机、轮胎硫化系统开发制造,并取得12项专利技术。
1990年代,黄崇期结束其科研生涯,回顾过往,他强调,年轻时,因爱国从军,生命与美国现代武器科技接轨,移民美国汲取最新工程科学知识,从事各项尖端研发后,曾将747 飞机轮胎的创新研发,传授给中国桂林的飞机轮胎研究所,因而开发出巨型越野轮胎的「中国第一胎」,是他一生从事科研最微妙、最有价值的「中美经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