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第三社委会提议 下东城设「夜生活特区」
喜欢下东城随性、慵懒、庞克的个性酒吧吗?很快的,下东城可能会出现纽约市第一个「夜生活特区」(Night Life District)。主管下东城的第三社区委员会目前正在提议在下东城建立一个「夜生活特区」(Night Life District),这个特区可不是让金钱豹这类级别的酒店进驻,而是不堪酒吧带来治安吵杂问题其扰的居民希望藉由「夜生活特区」的规章,规范酒吧与住家之间的范围,还给下东城居民一个安静的生活空间。

下东城酒吧密集程度目前是全曼哈坦最高,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品质。第三社区委员会主席斯黛泽(Susan Stetzer)表示,她担任主席期间,每天都有民众抱怨生活品质受到附近酒吧严重影响,居民和酒吧纷争常常在每次社委会酒牌执照发放会议时激烈争吵,做为地区商家有意贩卖酒类饮料申请酒牌执照第一关卡的社委会,为确保区内居民的生活品质,严格把关其酒牌执照发放,而与地区商家发生争执,斯黛泽就表示,控制酒牌执照在管制酒吧的量和质的效力极小,其中还有许多政治利益角力问题,要解决居民生活品质的现况,有赖市府更完善的规画,因此有「夜生活特区」的初步想法。

目前支持在下东城规画「夜生活特区」的第三社区委员表示,如果能够利用土地法规范机制,就能制定法律强制隔离特区内酒吧和住宅区的距离,以及酒吧营业时间,或是更有效的规范机制。另外,支持委员也表示,成立一个特区更能够吸引商家驻进,有利地下东城经济发展。

位在雀儿喜的「肉品包装区」 (Meatpacking District)就属于类似特区,将酒吧以及夜店集中在一区管理,但是对「夜生活特区」提议表示质疑的「旅游联盟」(Hospitality Alliance)的副主席Paul Seares就指出,「肉品包装区」的历史和社区结构都和下东城不一样,首先「肉品包装区」20年前是废弃的工业区,再者「肉品包装区」内完全没有住宅区,反观下东城却是住商混合区,无论是在规画或是规画后执行都有其难度。

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行政总监陈作舟则表示,「夜生活特区」的提议应该拿来用在华埠邻近市府大楼的区域,因为一旦市府大楼的员工下班后,该区的商业活动就停止,间接影响华埠的商家生意。如果能够延伸该区的商业营业时间,开办夜市等,会对华埠带来益处。

目前,规画下东城「夜生活特区」的提议都还只是在讨论阶段,第三社委会会在听取各方意见之后,再进一部讨论是否要向有关单位提议。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