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游 别轻易尝试
旅游是件快乐的事,但出门在外,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特别是自助游,状况就更多了。最近有三则旅游新闻,让人看了心惊胆颤,一是开老爷车勇闯北极,二是骑单车横贯北美,三则为穿越死亡谷无人区。虽然事后大家无恙,但这三次旅游几乎是提着脑袋去玩,一般人可别轻易尝试。
在美国开车,不要说死亡谷,单是沙漠无人地带,看到前50哩无加油站的标志,就已经七上八下,唯恐在这段区域内,车子发生故障,那可就不好玩。这还是在高速公路上,像上述三则新闻,在碎石地、沙地、冰地开车,就非得有过人的本事不可。
这三则新闻有个共同点,就是这些「勇士」对自己的交通工具非常熟悉,路上都抛锚过,也都靠自己的机械知识,将车子搞定。在碎石地爆胎,是可预见的情况,新闻中提到只爆胎一次,还真是万幸。
一般而言,旅游是找乐子、长见识,如果怕麻烦,最好参加旅游团,吃喝拉撒睡,全程都有人照料。如果希望能有些惊喜,在途中发现美国的另一面,或遇上一些无伤大雅的「意外」,就不妨开车自助游。然而,类似组队穿越死亡谷,纯粹是「自找麻烦」,出行前要有心理准备。
不论是那一种旅游,事前都需规画,玩得才能尽兴;而这种「找麻烦」的冒险之旅,更需要特别规画。例如,骑摩托车横贯北美,组队时如领队无经验,他必须找一位有经验的组员,每天走的路线、哩程、住宿点,都要先安排好。像骑单车骑到那算那,这种天马行空的随意自由行,不出意外,实在是老天保祐。
对新移民而言,或第一次开车远行,最好事前做足功课,即便如此,仍会有意外发生。有次有人开车远征加拿大洛矶山脉,到爱达荷州时,依GPS指示,已到旅馆门口,可是看看窗外,却是空地一片,只好到附近加油站问路了。
开车远游,最忌讳不休息勐开,或为了省一天旅馆钱,连夜开车。玩了十多天后,已是筋疲力竭,精神早已没有刚出发时的亢奋,此时长途开车最容易打瞌睡,也最容易出意外。
还有人出外旅游,不改老中「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心态,就为了某一景点,不惜开车五小时,到达后照相上厕所,30分钟后立刻折返。以黄石公园为例,光玩黄石,开车加上赏景,已花一个多星期,此时要不要去四个总统像,成为多数人的挣扎。不是景点问题,而是这段行程,要穿越怀俄明州,路可不近,到了南达科他州又要爬山, 到达之后,又没有心情住两晚享受野外风光,只能蜻蜓点水,到此一游。这种时候,拼命赶路,最容易出意外,长途旅游要特别小心。
在美国开车,不要说死亡谷,单是沙漠无人地带,看到前50哩无加油站的标志,就已经七上八下,唯恐在这段区域内,车子发生故障,那可就不好玩。这还是在高速公路上,像上述三则新闻,在碎石地、沙地、冰地开车,就非得有过人的本事不可。
这三则新闻有个共同点,就是这些「勇士」对自己的交通工具非常熟悉,路上都抛锚过,也都靠自己的机械知识,将车子搞定。在碎石地爆胎,是可预见的情况,新闻中提到只爆胎一次,还真是万幸。
一般而言,旅游是找乐子、长见识,如果怕麻烦,最好参加旅游团,吃喝拉撒睡,全程都有人照料。如果希望能有些惊喜,在途中发现美国的另一面,或遇上一些无伤大雅的「意外」,就不妨开车自助游。然而,类似组队穿越死亡谷,纯粹是「自找麻烦」,出行前要有心理准备。
不论是那一种旅游,事前都需规画,玩得才能尽兴;而这种「找麻烦」的冒险之旅,更需要特别规画。例如,骑摩托车横贯北美,组队时如领队无经验,他必须找一位有经验的组员,每天走的路线、哩程、住宿点,都要先安排好。像骑单车骑到那算那,这种天马行空的随意自由行,不出意外,实在是老天保祐。
对新移民而言,或第一次开车远行,最好事前做足功课,即便如此,仍会有意外发生。有次有人开车远征加拿大洛矶山脉,到爱达荷州时,依GPS指示,已到旅馆门口,可是看看窗外,却是空地一片,只好到附近加油站问路了。
开车远游,最忌讳不休息勐开,或为了省一天旅馆钱,连夜开车。玩了十多天后,已是筋疲力竭,精神早已没有刚出发时的亢奋,此时长途开车最容易打瞌睡,也最容易出意外。
还有人出外旅游,不改老中「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心态,就为了某一景点,不惜开车五小时,到达后照相上厕所,30分钟后立刻折返。以黄石公园为例,光玩黄石,开车加上赏景,已花一个多星期,此时要不要去四个总统像,成为多数人的挣扎。不是景点问题,而是这段行程,要穿越怀俄明州,路可不近,到了南达科他州又要爬山, 到达之后,又没有心情住两晚享受野外风光,只能蜻蜓点水,到此一游。这种时候,拼命赶路,最容易出意外,长途旅游要特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