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展望论坛 聚焦增强软实力
在今年哥伦比亚大学围绕「可持续发展」而展开的第二届中国展望论坛上,专设非政府组织(NGO)议题,与会嘉宾指出NGO将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元素,成为政府和商业以外不可或缺的部分,倡导社会企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和智库的概念。
主讲人包括环球协力社执行主任李凡、百人会创会董事王培、金桥慈善机构创始人张虹琳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创建者和主任王辉耀、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等。
曾在1999年留学日本的李凡回忆,当时在中国她从未听说过NGO,但之后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接触到大量此类组织,2004年李凡通过其协力社将社会企业的概念带入中国,她认为社会企业将非营利组织和商业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像中国兔子王任旭平成立的兔王扶贫研究中心就是典范。而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概念也成为热点话题,不少非营利组织和民间机构都沿用社会企业模式,大量慈善资源的产生和该概念对年轻人的吸引也是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组组长的王辉耀则认为,中国目前欠缺的是社会的软体—智库,智库可聚集众多知名学者专家,为政策制定提出意见,而智库从构成来看也需独立、无党派、经费来源多元化,从而树立权威性。他也希望中央政府在决定政策前可以听取智库的意见,并提到中央政府对海外留学生的重视,比如千人计画,未来也希望能有非华人的千人计画,让中国的智库能更国际化。
昨日会中也讨论中国医保改革,参与讨论的包括哥大前校董胡应洲、中国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主席刘Stanley、上海泓博智源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执行长(COO)张洪建、美国辉瑞制药新兴市场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总监唐伯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黄严忠。
唐伯雄指出,医疗改革已是全球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预计全球医疗事业发展将增长3%至6%,到2015年费用将达到1万1000亿美元。
胡应洲在肯定中国医疗教育改进和医改成就的同时,指出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目前医疗人员缺乏毕业后再培训,且没有全国性教育质量监督主体,医疗科研也因地区而发展不平衡。胡应洲建议应改善中央控制,增加医疗专家对相关政策制定的参与,改善和重新定义毕业后的培训,通过民间「赤脚医生」宣传药物的预防疗效;并指出中国必须重视戒菸、糖尿病、儿童疾病、高血压等预防和营养教育;同时医疗教材需标准化、根据区域和疾病特徵来调整课程、培养医保专业人才和定位中医的角色等。
主讲人包括环球协力社执行主任李凡、百人会创会董事王培、金桥慈善机构创始人张虹琳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创建者和主任王辉耀、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等。
曾在1999年留学日本的李凡回忆,当时在中国她从未听说过NGO,但之后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接触到大量此类组织,2004年李凡通过其协力社将社会企业的概念带入中国,她认为社会企业将非营利组织和商业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像中国兔子王任旭平成立的兔王扶贫研究中心就是典范。而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概念也成为热点话题,不少非营利组织和民间机构都沿用社会企业模式,大量慈善资源的产生和该概念对年轻人的吸引也是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组组长的王辉耀则认为,中国目前欠缺的是社会的软体—智库,智库可聚集众多知名学者专家,为政策制定提出意见,而智库从构成来看也需独立、无党派、经费来源多元化,从而树立权威性。他也希望中央政府在决定政策前可以听取智库的意见,并提到中央政府对海外留学生的重视,比如千人计画,未来也希望能有非华人的千人计画,让中国的智库能更国际化。
昨日会中也讨论中国医保改革,参与讨论的包括哥大前校董胡应洲、中国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主席刘Stanley、上海泓博智源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执行长(COO)张洪建、美国辉瑞制药新兴市场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总监唐伯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黄严忠。
唐伯雄指出,医疗改革已是全球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预计全球医疗事业发展将增长3%至6%,到2015年费用将达到1万1000亿美元。
胡应洲在肯定中国医疗教育改进和医改成就的同时,指出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目前医疗人员缺乏毕业后再培训,且没有全国性教育质量监督主体,医疗科研也因地区而发展不平衡。胡应洲建议应改善中央控制,增加医疗专家对相关政策制定的参与,改善和重新定义毕业后的培训,通过民间「赤脚医生」宣传药物的预防疗效;并指出中国必须重视戒菸、糖尿病、儿童疾病、高血压等预防和营养教育;同时医疗教材需标准化、根据区域和疾病特徵来调整课程、培养医保专业人才和定位中医的角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