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邱信福获纪事报背书
旧金山纪事报周二为邱信福背书,认为他是最适合当市长的人选。该报社论说,邱信福务实和具有原则,是最适合的候选人。

社论说,三年前,当邱信福参选市议员,他誓言突破政治意识形态和市府人事政治的限制,那时纪事报对他所说还感到怀疑,三年过去了,他证明了他坚持原则和务实的作风。

作为市长候选人,41岁的邱信福显示,他有意将自己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他与纪事报编辑委员会见面时,表现出热诚,并且承诺,一旦当选,将不惜打破(shake things up)市府的政治积习,这种表态使他有别于其他候选人。

社论指,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对邱信福来说,「改革」和「创造就业」并不只是选举口号,他能够深入分析市政府的官僚体系如何拖慢经济发展,能够具体说到市府的15个部门和数百种费用如何对大小商业造成负担。

对于市政府竟然有七个电子邮件系统,因而降低工作效率,邱信福说,他在市议会提出过这个议题,但是官僚架构却置诸不理。他说:「我参选的部分原因,正是对市府的迂迴管理方法感到挫折。」

社论说,市府过去一年的效率已大为改善,应该要多谢李市长,但是也必须指出,李市长大半年来之所以能与市议会处于蜜月期,与他在今年初作出不参选的承诺有关。

社论又说,李市长的竞选口号是「将事情办好」(gets it done),而邱信福的口号为「打破积习」,但问题是,如果能够两者兼得?在这一点,邱信福明显占了优势,因为很难想像,李市长会打破市府的积习,而邱信福既以此为口号,如能当选,就要兑现承诺,必须做到这一点。

邱信福在旧金山从政三年,很少建立关系,不像在市府服务20多年的李市长那样与市府有着深厚的渊源,邱信福要克服这一点,必须找到大批能干的助理。不过,邱信福缺少关系,也可视为一项优势,因为唯有这样,才能保持独立。社论引邱信福的话说:「能否独立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至今为止,邱信福只有立法经验,没有行政经验,因此选他为市长有一定风险,但是邱信福在市议会的表现,已显示他能坚持原则,又有开明的头脑,并且在受到左倾意识形态和特殊利益的压力时,仍能把持得住,为旧金山的利益着想。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