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比蒂诺市议员选举各候选人最新筹款统计显示,现任市长黄少雄(Gilbert Wong)筹款超过6万7000元,超出其他候选人两至三倍。在11月8日选举日前一个星期,黄少雄帐上还有3万4000元现金可用。
Cupertino Patch网站报导,根据竞选统计报告,截至10月27日,黄少雄共筹募到6万7748元,并在选前还有3万4309元现金。排名第二位是米勒(Marty Miller),筹款总数2万...
2011-11-04
|
在余胤良等七位市长候选人的要求下,州务卿鲍文(Debra Bowen)于选举前夕(7日)宣布,她同意由州府派员到旧金山监察市长选举,以研究是否涉及选举舞弊问题。
联名要求加州选务处及联邦司法部监察选举的七位市长候选人尚包括夏雷拉、邱信福、贺大器、艾华乐、阿里奥图和瑞斯。七位市长候选人并要求联邦、州及地方等各级检察单位刑事调查市长李孟贤的支持者是否违例。
加州参议员余胤良和市府律师夏雷拉7日一致表示...
2011-11-08
|
核桃谷学区教委候选人陈立德(Phillip Chen)20日举办竞选起跑筹款会。陈立德表示,发展网上教学,可让学区节省经费,让更多学生受益。
陈立德表示,已筹款8万5000元,有超过80位民选官员、社区组织领袖、华裔家长协会领导人为他竞选背书。
陈立德表示,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学区财务问题。他认为,学区经费不应只依赖加州政府拨款,学区也应开源节流,引入私人资金。
陈立德认为,增加学生实习机会,可以...
2011-09-20
|
旧金山市长候选人邱信福竞选总部透露,邱信福手头现有竞选经费遥遥领先,超越第二位几乎一倍。
旧金山市议会议长邱信福2月28日宣布参选后,已筹得54万6455元捐款,加上公费拨款,竞选经费逾百万元。其竞选总部透露,邱信福目前只用了不到一半的经费,现帐户中还有56万7884元,可供选前最后数周冲刺时运用。
其竞选总部表示,邱信福手头拥有的竞选经费,超过现任市长李孟贤的两倍,是市府律师夏雷拉的近两倍,更是...
2011-10-02
|
由新侨服务中心举办的第19届慈善帝后选举,将于28日(周五)晚在康年酒楼举行,今年晚会主题为「夏威夷之夜」,慈善活动得到美国银行、国泰银行等赞助,两间银行分别捐出1万元和1万5000元。
新侨服务中心成立41年来,主要服务新移民和低收入家庭,今年也是连继第19年举办慈善皇帝、皇后的选举,共有三男、三女专业人士为新侨筹款参加选举,六位候选人为:Jeffery Little、Allen Shiu、Mi...
2011-10-13
|
旧金山观察家报报导,在这次旧金山市长选举中,不单只旧金山庞大华裔人口对选举会产生影响,中文报纸对选举的报导,也可能成为改变选举结果的因素。
华裔选民教育委员会行政主任李志威说,中文报纸报导地方上的选举,并不是什么秘密,中文报记者出席每项市长选举的记者会,在人数上就已超过主流的英文报纸。
他说,纪事报和观察家报报导选举的记者只及中文报记者的一部分,记者人数多,使中文报纸的报导远较主流报纸详细,已进入...
2011-10-16
|
纽约市11月6日将迎来总统大选和联邦、州和市级民选官员的普选,众多投票站需要华语和韩语翻译员,为此选举局急徵这两种语言的翻译人员进行培训,意者请到选举局网站(vote.nyc.ny.us)下载申请表格,或与选举局在五大区的办公室联繫。
申请者需年满18岁,住在纽约市五区,能流利运用中(国语或粤语)文、英文,要有社会安全号,申请者不要求一定是登记选民,只要有合法工作身分即可。如果不是登记选民,申请者...
2012-10-03
|
有25年历史的旧金山社区住客联会,日前唿吁选民在11月选举中,投票支持旧金山C和E提案、否决F提案。
社区住客联会主席梁荣浩指出,旧金山要提供长期拨款,用于兴建可负担房屋、首次置业援助及稳定房屋供应。C提案正是房屋信託基金,提案将修改市府宪章,从公共基金中拨款兴建可负担住屋。
C提案若通过,旧金山将为低收入民众兴建9000多个可负担住屋,大部分单位惠及个人年收入4万2000元及以下者,和一家四口年...
2012-10-06
|
11月6日选举洛县及南加各市也有诸多提案要投票,其中一些涉及加税或借贷,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需要民众严肃对待。
本次投票洛县将有三项提案有待表决,其中A提案决定是否将洛县估值官(county Assessor )由民选改为任命。该提案原本仅为顾问性投票(Advisory Vote),但因爆出洛县估值官诺古兹(John Noguez)狂贪50万元被捕,提案受到更多关注。 提案支持者认为,民选官员面临...
2012-10-18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