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两年前的中秋节,华人善终基金会创办人兼董事长陈麦洁明在曼哈坦华埠首次举办「好友欢聚团圆」演唱会,获社区热情反应,温暖不少来纽多年的老侨胞的心。陈麦洁明今年再广邀好友,将于9月14日下午1时至5时在华埠珍珠街(Pearl St.)411号的柏松高中举办第二次演唱会。今年前来助阵的有前深圳粤剧团团长、着名文武生黄伟坤。演唱会以赠票形式让耆老欢度中秋,即日起欢迎致电索票。陈麦洁明表示,善终会今年11月将...
2013-08-15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80岁的赌城华裔居民麦婉贞,为中秋应景所作的国画「嫦娥」,被内华达州博物馆选去展览。爱好文学、绘画又会设计珠宝的麦婉贞表示,她一生都在教学相长中成长,目前在赌城老人中心内教英语以外,还准备去拉斯维加斯大学攻读教育硕士。 从香港移民来美国21年,麦婉贞每日的生活中就在阅读与写诗词、画国画、西画,和教授老中英语、老外中文,快乐地过日子,她是典型活到老学到老的例子,她...
2013-09-07
中华文化基金会成立48周年,将于10月5日举行「和谐喜乐」筹款晚会,晚会将向三人颁奖,加州州长布朗得「奉献社会终生成就奖」、华人历史学家麦礼谦遗孀张玉英得「回馈社区终生成就奖」,当代水墨抽象艺术家郑重宾得「杰出艺术家奖」。 绿源再生(Recology)为筹款晚会率先捐助1万5000元,富国银行捐2万元,用作未来项目经费。 筹款晚会将在华埠皇后酒楼举行,下午5时酒会,会场慈善拍卖预计筹得5万元。中华...
2013-09-25
旧金山图书馆和华埠社区,为纪念已故华人历史学家麦礼谦一生研究美国华人历史的贡献,将华埠图书馆命名为「华埠/麦礼谦图书馆」,让世世代代华人永远记得麦礼谦终生研究着述的贡献。10日中午举行了牌匾揭幕仪式。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和洛杉矶加大美亚研究中心于2011年出版的「麦礼谦自传」,也在当天公开发售。另华裔导演暨制片刘咏嫦为麦礼谦剪接的「赤脚历史学家」纪录片,也即将完成。 麦礼谦遗孀张玉英感谢各界人士的奔波...
2011-12-10
畅销书作者、MSNBC最受欢迎节目主持人之一的麦度(Rachel Maddow)应邀到史丹福大学与学生对谈。她说,在就业市场偏重科技的情况下,人文学科仍极为重要。她并且以自己的成功故事,说明学好写作、提出自己观点和说服别人的重要。没有这些技巧,她根本不可能展开维权行动和电视脱口秀。 麦度1994年从史丹福公共政策系毕业,之后获得着名的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到牛津大学读...
2013-03-19
大纽约区华人教育基金会为纪念刚过世的董事麦凤娟对华裔清寒子弟的贡献,于今年7月设立「麦凤娟纪念奖学金」。着名作家王鼎钧夫妇和屏东乡亲会前会长胡庆祥夫妇等几位麦凤娟的生前好友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动,发起捐款,并于21日将1700元的捐款送到大纽约区华人教育基金会会长李德怡的手中,用这种方式纪念麦凤娟这位总是以助人为优先,却不求回报的好朋友。昨天专程前来送捐款的王鼎钧夫人王棣华回忆和麦凤娟超过30年的友谊...
2013-08-21
华人善终基金会25日在纽约中华公所举行「陈麦洁明与你齐颂亲恩演唱会」,由该会主席陈麦洁明亲自担纲演出,并邀资深音乐人谢江以及社区人士相助,向400多名观众送上一场有水准的演唱会。 陈麦洁明早年在香港曾是颇有名气的歌手,她昨日表示,感谢上天仍让她记得动听的音符,她很努力将侨胞喜爱的歌曲一一练习,希望没令大家失望。而中华公所的中山纪念堂是曼哈坦华埠的「红馆」,能在此开演唱会都是值得的。 去年10月18...
2013-05-25
位于佛利蒙的加州羽毛球馆(California Badminton Academy),近两年在美国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教练团队中除创办人前中国国家队长雷蓉蓉、美国国家队教练Ben Lee之外,还有两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球赛的选手麦莱颂(Bob Malaythong)和拉伊(Raju Rai )。 麦莱颂出生寮国,八岁来美。他从十岁开始打羽毛球,2008年代表美国国家队,与白国豪...
2012-07-26
旧金山报导  已故华人历史学家麦礼谦的遗孀张玉英,一生支持并陪伴丈夫研究华人早年在美历史,长期参与推动华人历史保存与资助「寻根之旅」。旧金山市议会议长邱信福与市议员马兆光23日提案,将今年4月27日订为「张玉英日」,获得市议会通过。 张玉英到场接受荣誉状。她在简短的致词中不断向大家道谢,表示非常荣幸获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日子。提到四年前过世的丈夫,张玉英说:「我们结缡50年,感情深厚,现在仍然每晚都...
2013-04-23
1 2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