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牙哥着名华裔经济学家、天主教圣地牙哥大学(USD )商学院教授甄国伦(Alan Gin)日前预言,持续好转的当地经济,将在今年提供2万5000个新的就业机会。他认为就整体而言,圣地牙哥经济復甦将快于预期,不太可能出现所谓第二次衰退。
将近20年来,甄国伦以不间断发布圣地牙哥地方经济月报而引起各界重视,被视为经济学权威。他的经济月报数据经常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主流报刊引用,他接受...
2012-03-05
|
经济衰退使四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收入也比两年专科或高中毕业生还低。不过,情况可能没有这么糟。
史丹福大学贫穷与不平等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显示,年龄在21到24岁、有四年大学毕业文凭的学生,在萧条时期的出路比受教育低的人群境况要好得多。经济衰退的确强烈冲击了毕业生,但严重的是教育程度更低的人。
报告的主要作者是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教授古斯奇(David Grusky)。他说,这项研究首次专门调查...
2013-01-13
|
「美国的肖像」(A Portrait of America: Commemorating Visions of Hope, Loss,and Celebration: 2008-2012)主题展览开幕酒会,日前在曼哈坦下东城Angel Orensanz Foundation热闹举行。该展览匯集了来自世界各地19位视觉艺术家、音乐家和摄影记者的45件多媒体作品,透过独特视角梳理美国过去的四年、也展望...
2012-12-04
|
股市大跌,美国信贷被降级,加州和全国经济正受到二度衰退的威胁。经济学家说,加州刚于6月底通过的预算案,预期将有40亿元额外税收,看来已变得不切实际。
如果加州未来数月的税收没有预期的40亿元,学生、穷人和残障人士将必须忍受新一轮削减支出的痛苦。
在旧金山和洛杉矶都设有办事处的比康经济顾问公司(Beacon Economics)的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霍堡说:「布朗赌博经济会好转的计画,愈来愈步向失败...
2011-08-07
|
虽然全国经济仍摇摆不定,但纽约市却传来利好消息:纽约市已重获经济衰退时流失的大多数职位、新公司不断增加,以及在关键性行业中吸引资金。
「每日新闻报」报导,310亿元的旅游业一直是纽约的主要驱动力,预计今年多达5000万游客预订旅馆房间、到商店购物、和光顾餐厅。科技、房地产和教育行业也大幅增长。
自2009年9月以来,纽约已重获10万个职位,约占经济衰退时流失的14万个职位的三分之二。这个数字三倍于...
2011-10-16
|
美国正面临新一轮经济衰退的威胁,在这形势下,雅虎财经版访问了一批专家,询问他们:美国还有什么可让他们感到乐观?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福格森(Niall Ferguson )说,硅谷让美国在科技上领先,是他对美国仍感到乐观的原因。
福格森的话特别受关注,因为他是「美国衰落论」的支持者,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和随后的经济大衰退,大大削弱美国国力,美国2011年的负债率已达全国生产总值的66%,联邦政府对社...
2012-06-14
|
汉庭顿图书馆21日至7月23日举行「帝国美景,贯穿美国的铁路,1840-1880」 (Visions of Empire,the Quest for a Railroad Across America,1840-1880)展览,庆祝太平洋铁路法实施150周年。
图书馆的负责人David Zeidberg表示,举办展览的目的是向公众展示图书馆珍藏的美国铁路史资料,正值太平洋铁路法施行150周年,图书...
2012-04-20
|
岁末年终,不少无法返乡探亲华人给家乡亲友邮寄礼品。但近日有华人投诉,个别快递网点商家存在收件称重时虚报磅数、邮包内物品寄达时无故缺失等问题,给节日气氛添上不愉快经历。不过华人快递业者则表示,虚报重量现象极少发生,可能由于商家称重时操作有误,导致顾客的包裹有时称的重量不一致。
华人王女士投诉说,一位华人同事近日到圣盖博市一家华资快递的收件网点邮寄物品回大陆,出门前用自家的秤称包裹重量,但放到收件网点...
2011-12-22
|
股市大跌,消费信心下降,申领失业金人数增加,制造业陷两年新低,这些都使经济学家担心,经济会再陷衰退。不过,湾区一些经济学家周四表示,经济可能不致再陷衰退,但十分疲弱,失业情况短期难望好转。
史丹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经济学家约翰‧苏芬表示,现在的最大关注点不是另一次衰退,而是疲弱的经济,要从谷底反弹,还要很长时间。
他说:「这可能不是另一次衰退,却是高失业率和低成长的经济。我看不出任何推动经济...
2011-08-05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