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名华裔在内的五名西南法学院(Southwestern Law School)毕业生1日控告该校,称学校在广告宣传中使用错误的毕业生就业率和收入数据欺骗学生。
代理律师Rosemary Rivas表示,名叫Sandy刘的华裔学生2010年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目前靠做零工度日,其他四名原告也大都没有找到法律相关工作,或只能找到临时工作,与该校当初宣传相去甚远。
他们表示,该校声称97%至...
2012-02-01
|
纽约法官裁决,法学院学生有能力得到更多资讯,他们是教育产业的消费者,在大学毕业后的继续学习上,有能力做出分析与选择。
全国有十多起法律诉案,指控法学院误导学生,伪造毕业生的就业统计,以吸引他们学习法律,但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
纽约法学院的九名毕业生去年提控,说他们相信了学校的宣传材料,90%到92%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全职律师工作,但这个就业数字实际上还包括不需要法学位的半职工作。
纽约法官Melvi...
2012-03-22
|
加州已不是创业首选地?根据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大学8日公佈的各州商业指数(States Entrepreneur Index),加州已被排出前十名,仅名列第14。
该指数不但考虑新企业增加量,还增加五项企业创新和构成考量,包括人均企业增长量、每1000名居民中专利申请量和个人经营小企业人均收入等。
罗省中华总商会会长庄佩源表示,加州之所...
2011-08-08
|
纽约市教育局24日公布1万8000名公立学校老师的教学成绩排名,成为继洛杉矶后全国第二个公布老师姓名和成绩的城市。虽然此举是应NY1新闻台、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关于资讯公开的要求,且由法官裁决符合纽约州资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Law)的规定,但教师工会坚持认为评分数据和方法有误,造成的影响不可挽回。
这份评分报告根据2007至2010三个学年,学生从四年级到八年级的...
2012-02-24
|
纽约市部分家长对公布教师教学成绩排名之举,表示赞扬。
「纽约邮报」报导,教育局的评级数据显示,四年级至八年级的1万2170名数学和英语教师中,有数百人的评级十分低。
40岁的史泰登岛居民马多兰纳(Dominic Martorana)说:「工会力保不称职教师的教席,让我惊讶。」
他说:「工会不准开除教师,扼杀了孩子的未来。」他的女儿就读41小学。
39岁的蒂莎.威特(Tyesha Witt)说:「公...
2012-02-26
|
数十位纽约市议员8日在市政厅前向市长彭博呛声,抗议其将公立学校老师教学成绩排名公之于众,把最该受尊重的老师群体丢入无尽的质疑声中。在老师士气受到影响的当下,市议员们向全体老师响亮喊话「我们力挺你们到底!」
有25年教书经历的市议员卓姆(Daniel Dromm)表示,教育不是生意,把老师的姓名和分数透露给媒体、让老师接受舆论的攻击,他实在不能理解这么做的用意何在。
市议员列文(Stephen Le...
2012-03-08
|
1973年毕业于洛杉矶加大法学院的慈善家Lowell Milken(见图,洛杉矶时报)9日捐赠母校1000万元,帮助法学院提前两年实现1亿元筹资目标,这也创下该学院单项捐款纪录新高。
Milken捐赠的1000万元将用于建造以其命名的商业法律政策研究中心。
洛杉矶加大法学院长Rachel F. Moran表示,法学院目前学生约970名。由于教育经费削减,Milken的捐款无疑是雪中送炭,将帮助学院...
2011-08-09
|
纽约法学院(New York Law School)的毕业生与校方对簿公堂,他们集体控告学校在录取时欺骗了他们,保证向他们提供高报酬的法律工作机会。
在向曼哈坦的州高等法院提交的诉案中,三名学生说他们是法律系的受害者,法律教育中普遍和持续存在着有系统的诈欺,导致整整一代的法律学生陷入经济困境。
诉案说,这所位于TriBeCa的法学院欺骗学生说,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九个月后,都能保证得到工作,就业率...
2011-08-11
|
全国去年约4万6000名法学院毕业生,身背高额学生贷款走出校园,直奔就业市场。九个月后,仅2万7000人成为全职律师。
在湾区两家主要法学院金门大学与旧金山大学,每四名毕业生中仅一人在法律界就职。希斯汀加大法学院校长吴华扬说:「法律教育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律师太多、法学院学生太多、法学院太多。」
一度被视为稳定与高薪保障的法律界,如今成为高风险的赌博。不仅成为律师更难,代价也更高。随着加州不断削...
2013-09-28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