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骑单车的人数再度创新纪录,不过政府官员表示这是因为「珊迪」风暴导致骑单车的人剧增。
纽约市交通局说,去年4月到10月,在一些选定的日子,它在六个交通繁忙地带平均统计到1万8717辆单车经过,总数略少于2011年的1万8846辆。
这是2008年以来这种统计首次下降,也有点令人意外,因为纽约市的单车道去年又延长了45哩。
但是,去年10月底「珊迪」来袭,大众捷运系统严重受创,很多人改骑单车,而...
2013-04-20
|
不少人都听过硅谷的科技公司使用豪华巴士,每天从旧金山将员工送到硅谷总部上班,Google最近还改用了双层巴士,在101号公路上行驶,极惹人注目。
巴士并不是科技人唯一的上班交通工具,也有不少科技人每天骑自行车,从旧金山一直骑到硅谷上班的,而且这种骑车风气,越来越流行。
「SF2G」是一个骑车到硅谷上班的团体,成员每天早上分批从旧金山第24街和米慎广场(Mission Plaza )出发,目的地是G...
2013-04-29
|
绿色计程车9日正式合法在纽约市运载路边招车的乘客。这款绿色计程车除了在曼哈坦东6街和西110街以南,以及机场不能载客以外,在纽约市五大区都能合法载客。纽约时报报导,彭博政府希望扩大路边招车的服务,但纽约市黄色计程车业者反对绿色计程车载客,因此在法院兴讼;州上诉法院6月做出裁定,支持扩大路边招车的计画。市府计画在第一年发出6000张许可,未来两年并再增加1万2000张。市计程车暨礼车管理局(TLC)...
2013-08-11
|
五部骨董公车3日一字排开在旧金山铁路博物馆外,重回工作岗位为民众服务,不少搭车的长者笑说,好像搭上了时光机回到年轻时。主办单位「市场街铁路」(Market St. Railway)会长拉布斯查(Rick Laubscher)表示,这些骨董公车意义非凡,有全美首部公营运输系统街车、金山首部电公车等,显现金山在独立自主与环保节能的领导地位。
拉布斯查解释,100多年前,全美各地的「公车」全部都由私人公...
2013-11-03
|
替人跑腿到邮局提取包裹,每次有50元报酬,但若对方多次要求跑腿,且每次都这么大方,你却不询问对方究竟拿什么包裹,可能被视为「共犯」。阿罕布拉市一名华人日前往蒙特利公园邮局替房东拿包裹时,被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面临「共谋盗用身分」刑事检控。
陈姓华人来自中国福建省,在阿罕布拉市向一名华人承租套房。他透露,未与他同住的房东宣称,移民身分有问题,希望他帮忙跑腿,前往蒙市邮局房东租的邮寄信箱提取包裹,每次...
2011-11-01
|
一边走路一边讲手机而遭抢的案件屡见不鲜,布碌崙班森贺一名女子就在地铁站内被歹徒抢走手机,辖区市警62分局提醒民众,务必留意身边可疑人士。
分局报案纪录显示,15日上午8时55分,一名28岁女子进入位于20大道交63街的地铁N车车站,受害女子向警方表示,当时自己正一边讲手机,一边走往N车北上方向的月台,在月台楼梯时身后突然有一只手伸出,直接抢走自己右手上的iPhone手机,女子立刻回头,只见一名非洲...
2011-11-16
|
由华人善终基金会主办、美东联成公所及第一保健协办的「陈麦洁明与你轻谈浅唱人生大事,共同规画健康美满人生」26日在纽约中华公所礼堂举行,在吸引数百名耆老到场欣赏歌舞表演之余,亦推广「生前契约」。许多耆老在活动中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身后事作适当的安排。
善终会董事长陈麦洁明表示,随着时代的改变,民众不应再忌讳「善终」,耆老完全可选择按照心愿圆满走完人生,并让家人陪伴走到最后一刻,不让家人徬徨无助、不知所措...
2011-11-26
|
南德州一所学区开除一名小学辅导老师,因为这名女老师传了多张自己的裸照给一名15岁男孩。
乔德森独立学区(Judso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董事会日前投票通过,解除43岁女老师辛西亚史都华(Cynthia Stewart)的职务。她有15天针对解雇上诉。
史都华上个月被告发布猥亵资料给未成年人,及在网上引诱未成年人,之后便被学区强制休假,暂停在奥林匹亚小学(Oly...
2011-12-03
|
欧巴马26日下午到访洛杉矶,他当天分别到好莱坞附近的两家餐馆:日落大道上的「蓝屋」House of Blues和Melrose Place上的Fig & Olive为选战募款。许多示威者在餐馆门外集会抗议,要求欧巴马政府立即停止战争,将经费用在教育和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上。
在House of Blues餐馆的对街有上百位示威者高举「End the wars now」的牌子,要求政府立即停止阿富汗和伊...
2011-09-27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