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华裔联邦众议员赵美心在内的民主党人,日前在众院封杀德州共和党议员史密斯提出的增加高科技(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人才绿卡法案,引起华裔社区关注,一部分中国留学生也为此表达不满。
然而此案除了高科技人才绿卡,也牵涉「多元移民签证」(Diversity Immigrant Visa),即俗称的「绿卡乐透」(Green ...
2012-10-21
|
欧巴马总统第二任期推动1100万非法移民合法化启动,即使条件宽严仍待两党协商,但与大赦无异,绝对有利民主党未来发展。有人甚至认为,无证移民合法化将让民主党维持永远执政,共和党体认情势被迫转变立场,有条件支持政策,主因在此。但事情没这么简单,非法变合法还有漫漫长路,争议将不断。
朝野两党正视1100万无证件移民,但解决方案有利有弊,取捨之间很难避免政党的利益盘算。以加州为例,去年选举欧巴马获72%西...
2013-02-19
|
「全球的人才巿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国科会科技组组长汪庭安20日表示,美国国会计画通过外籍高科技硕士、博士直接拿绿卡的法案,若是通过,将对全球的科技人才巿场造成冲击和影响,值得台湾和世界各国关注。
汪庭安指出,让硕士、博士在美国读完学业后就拿绿卡,短期之内将有利于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势必影响一些正在美国留学的大陆及台湾留学生,考虑是否留在美国。「一些在学校念得很好的学生,会被高科技公司先聘请去。」...
2012-11-20
|
欧巴马继任后移民改革唿声日渐增长,参议院和众议院都推出各自改革方案,虽然两党的方案相差很大,但对于给予在美国获得科技和数理类(即所谓的STEM)高学位的外国人增加绿卡名额,两党分歧较小。很多中国留学生已经听到风声,准备申请此类专业的研究所,以便「毕业就拿绿卡」。不过律师提醒,法案通过并不如想像的那么轻松,还是要等形势清楚了再说。
在洛杉矶加大拿到管理硕士的邵小姐,2009年毕业后在美国没有找到工作...
2013-03-28
|
住在布碌崙的冯先生问:我太太是公民,帮我申请绿卡,我也已经收到下个月去移民局接受问话的通知。但我2005年在机场偷渡入境的时候,被移民局抓过有递解令,当时是没有上庭的,不知道这个会不会影响到我下个月的问话?而且我和太太是去年才登记结婚的,她的公民身分是通过她的前夫帮她申请,我们目前还没有小孩,我会不会因为这样绿卡申请被拒绝,甚至在问话当场被抓呢?王君宇律师答:首先,很多人分不清递解令和驱逐令的分别...
2013-11-20
|
受签证和居留问题困扰的湾区科技业雇员请注意,加拿大政府官员将于本周末来湾区推销新的签证政策,凡符合资格的人都有机会取得该国的合法居留身分。
加国「公民、移民和多元文化部」部长康尼(Jason Kenney)本周五(17日)来湾区,进行四天的挖角,主要对象是旧金山和硅谷的科技移民。
康尼16日在温哥华接受访问时说:「我知道美国的移民政策欠缺效率,我将会到湾区传达一项讯息:加拿大向移民开放,向初创公司...
2013-05-16
|
美国投资移民项目EB-5于1990年开始实行,目的是吸引海外投资者来美国投资并且创造就业机会,投资者可在初期取得临时绿卡,两年后在投资项目持续进行下可转为正式绿卡,再过三年便可入籍。这算是美国所有移民类别中,申请核准时间最短且资格条件限制最少的便捷通道,因此成为近期中国民众移民美国的最热门管道之一,但也有许多投资者砸下巨资却没有拿到身分,赔了夫人又折兵。投资移民项目中的「仲介」最为人诟病。拥有丰富...
2013-10-18
|
今年的H1-B工作签证名额于22日告罄,让不少准备年底申请的毕业生措手不及,经济不景气,为何名额还比去年提前一个月用完?
律师营志宏说,今年名额使用速度比去年略有提前,但不能算快。移民局的标准没变,审核也比去年严格。主要原因是经济不好,一些毕业生对是否留美国持观望态度,就降低就业标准选择先留下来,导致名额提前一个月用完。
他说,今年要求补件率很高,有些根本没问题的案子也要求补件。可能移民局要求严格...
2011-11-30
|
留学生办H1学生签证经历坎坷,有的被律师索要高额补件费,不给钱就撒手不管,有的办理成功还被律师索要红包。
留学生杨涛在某大型社区网站寻找有移民专栏的华人律师,他付了1200元律师费给该律师,双方签订一份英文合同,合同上没讲明如发生补件该如何收费,只说补件费另算。后来移民局需要补件时,该律师开出2000元补件费的价码,理由是补件程序复杂,需要格外花时间和人力。
杨涛说,他觉得对方是漫天要价,问过同学...
2011-08-07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