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布鲁金斯学会周四公布的报告说,湾区有五个最贫穷的地区(poorest neighborhoods),这些地区超过40%的居民都生活在贫穷线下。这五个地区为:屋崙市中心区、西屋崙部分地区、阿拉米达岬(Alameda Point)、柏克莱市中心、以及旧金山的猎人岬(Hunters Point)。 在五个地区中,四个地区都位于东湾;其中两个是游民聚集的商业区,两个是公屋住宅区,还有一个是屋崙市府门前的小...
2011-11-03
来自福建的陈小姐问:本人在2009年申请政治庇护获批,一年后我申请绿卡,现在已经做好身体检查和打指模,应该在最后阶段了。但是今年我和是美国公民的丈夫结婚,我们还有一个八个月大的男孩,我想问,我可不可以让他帮我申请,利用婚姻绿卡代替政庇绿卡呢?这样会不会更麻烦?如果我丈夫为我提交申请了,移民局还会不会给我政庇绿卡,两张绿卡都寄出来?我应该怎样做会比较好呢?刘汝华律师答:第一,你的政庇申请是在2009...
2013-09-25
第二届中美投资博览会25日开幕,前劳工部长苏丽丝、前州议员伍国庆、侨界代表张素久、鹿强等人前往祝贺。 苏丽丝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家到美国投资,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为两国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美国商务部国际经贸专家Bobby Hines表示,虽然近年来中国对美直接投资(FDI)大幅度增加,但来自中国的投资比例依然不高,但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亚太地区2011年对美投资约4389亿元,而来自...
2013-10-25
乔可力六年前就任市长以来,主要的政策就是促进圣荷西商业发展,并藉此增加市府收入,减少圣荷西多年来的结构性预算赤字,因此他比较着重市区商业建筑发展,而非民宅建筑。目前乔可力正着手推行一项规模庞大的商业发展计画,希望于2013年4月前能发出大批营业许可,替圣荷西吸引总值10亿元的投资计画。 市府相关部门,包括都市规画、建筑、公共建设、交通、公园等单位,以及经济发展办事处等正卯足全力,设法吸引大公司与零...
2013-01-20
香港贸易发展局14日在洛杉矶举办大型推广活动「迈向亚洲首选香港」 ( Think Asia, Think Hong Kong),向加州公司和商界展示香港的独特优势,鼓励美国大中小企业通过香港作为商贸平台拓展亚洲、特别是中国内地商机。 论坛当天吸引1500名商界人士和学者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樑、香港贸发局主席苏泽光、加州主计长江俊辉、洛杉矶县政委员安东诺维奇分别致辞,为论坛揭...
2013-06-14
史考特证券公司10日在圣荷西举办美股投资研讨会,吸引大批华裔听众出席,会场座无虚席。研讨会内容包括「投资有方:筛选器助寻找投资机会」、「运用期权策略应对公司季报波动」、「多元灵活的投资工具:ETF」、「波段操作:探讨市场的进出策略」。 负责组织这场研讨会的史考特证券公司亚太产品开发部经理周晓红(Jennifer Zhou)表示,这是史考特证券第二次在北加州举办中文研讨会。当天约有450人听讲,要临...
2013-08-12
经济部投资业务处处长凌家裕9日率领「经济部100年度赴美招商团」抵达湾区,就绿能、光电、半导体、生技等项目向产学界招商、对谈对台投资计画,并透过招商座谈会,向美商宣导两岸签署ECFA后的合作新契机,推动美商加码投资台湾。 凌家裕在会见湾区媒体时表示,台湾有十大投资优势,包括一:国际高度的评比有「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2011年的Index等级在全世界排名第六、亚洲排...
2011-12-10
美国投资移民项目EB-5于1990年开始实行,目的是吸引海外投资者来美国投资并且创造就业机会,投资者可在初期取得临时绿卡,两年后在投资项目持续进行下可转为正式绿卡,再过三年便可入籍。这算是美国所有移民类别中,申请核准时间最短且资格条件限制最少的便捷通道,因此成为近期中国民众移民美国的最热门管道之一,但也有许多投资者砸下巨资却没有拿到身分,赔了夫人又折兵。投资移民项目中的「仲介」最为人诟病。拥有丰富...
2013-10-18
来自全美多个州的反贫穷组织和劳工组织,5日聚集于旧金山联合广场,抗议金融海啸后,劳工与低收入阶层成了最大受害者,许多人流落街头成为游民,但罪魁祸首的大财团与银行却获得政府保护,集会代表人克拉克(Robbie Clark)说:「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走上街头似乎是唯一方法。」他也希望相关单位能够听到民众的心声。 参与集会的团体包括贫穷杂志、Local 21工会等,此外还有来自屋崙、洛杉矶、芝加哥、纽约...
2011-08-05
美国官方发布统计显示,全美贫穷人口增加260万人,全国有4620万人活在贫穷线下,相当于六分之一人口申领粮食券,创52年来新高。数据立即被各方引用,尤其外国人颇多带着嘲笑讽刺态度,看待世界超强沦落。可是我们生活在美国感受的,却与媒体和外人说法有很大差异,为甚么呢? 这是媒体报导的「放大」作用,美国贫穷和弱势人口处境的确堪怜,但不像吕秀莲、陈文茜在台湾公开说的「每六个人就有一个穷人」「穿着西者流落街...
2011-10-04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