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圣盖博谷各城市面临百年一遇风灾,断电迄今未完全恢復,街道上到处是残枝枯木等待清理,有些路段封闭,宛如落后国家景象,许多华裔质疑「这像美国吗?」 美国应如何表现才像美国呢,显然我们都用高标准在检验她,就因理想和现实落差太大,引发民众不满。但这次救灾迟钝不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责任,也不是检验美国的真正机会,因为风灾只是树倒、断电等,人命无损失,交通影响不大,所以联邦急难管理署(FEMA)并未介入,甚...
2011-12-06
风灾进入第四天,圣盖博谷部分华裔灾民家中仍处断电状态,连带影响各地交通处处打结,行车慢如牛步,灾民有家难回,被迫到处「打游击」政府及相关部门重建速度和效率,让不少民众跌破眼镜,民众不禁惊唿「这还像美国」? 30日深夜开始的狂风,重灾区不少华人住家至今仍是一片漆黑,有人原先使用电力炊饮,断电导致锅冷灶冷,民众漆黑中冷水洗漱,没了滚烫香浓的早餐咖啡和午餐。家中电话、手机及电脑网络也停摆,通讯切断,冰箱...
2011-12-04
周四就是感恩节,华人入境随俗,很多家庭也享用火鸡大餐,效法主流人士过感恩节。华人移民美国,生活和观念有许多调整适应,成就有好有坏,感受有优有劣,感恩节之际,该不该对美国这块土地和人群感恩呢? 这是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可能见仁见智。事业顺利、名利兼收、或子女有不错成就、或淡泊名利满足移民生活现状,感受移民路没走错者,多少都会对美国感恩。毕竟她提供我们平等、开放机会,在这里发展,实现自己编织的美国梦,无...
2012-11-20
名人入外国籍屡成中国敏感话题,最新例子是节目主持人杨澜。近日微博盛传杨澜已加入美国籍,逼得她断然澄清「从未加入美国籍,也没拿过美国绿卡」。宣誓对国家忠诚、「没有二心」似乎是当前中国国情必需的表态,和香港推动国民教育遭遇群众反弹,以及北京新的回国定居办法即将在明年7月实施,严限外籍人士居住条件,难免令人联想。 中国人入美国籍是「罪恶」吗?看你怎么想。从广义的祖籍国(包括海峡两岸)民众角度看,有人认...
2012-09-04
九一一事件十周年,媒体充斥反省检讨和分析文章,英国独立报也加入「唱衰美国」行列,认为九一一戳破美国的强国假象,开启美国失落的十年。但很多人不同意把反恐战争和当前经济衰退连结,也认为反恐有必要,否则更多人可能丧生恐袭下。在爱国主义和理性思辨间,该如何看待呢? 凯达和部分伊斯兰团体反美国霸权,却以无辜民众性命为筹码,威胁所有无辜民众,本身就是反文明的野蛮行为,这种对立学者杭廷顿称之为文明的冲突,彼此互...
2011-09-16
联邦劳工部希望藉与广受欢迎的新伙伴的合作,为失业劳工创造再就业机遇。 劳工部长苏莉斯(Hilda Solis)、宣布,劳工部与脸书(Facebook)合作,推出一个帮助失业者与招聘公司挂钩的社群就业合作计画(Social Jobs Partnership)。该计画开设一个新的脸书专页上,整合多个领域但较少为人知的求职服务,以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苏莉斯与脸书代表在华府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开设这一...
2011-10-21
警方9日向公众发出警告,称过去两个月网路欺诈案数量大增。 惠提尔警局警官怀特(Bradley White)表示,诈骗嫌犯利用网民上Monster.con,Craigslist.com等网站找工作机会诈骗。有嫌犯谎称,可以帮对方在家工作赚钱,一旦受害者与网上显示的「公司」联络,这些公司就用电子邮件联繫但不与当事人见面。公司谎称,当事人可开始在家工作。 受害者被告知购买物品,比如:手机、电脑和桌椅等,...
2011-11-11
九年前在圣马刁县希尔斯堡市 (Hillsborough )发生的华裔女保险经纪杨碧华 (Priscilla Ng)命案最近有新发展,据湾区第七电视频道KGO华裔记者李麟(Vic Lee)报导,兇嫌可能人在新加坡,希尔斯堡市警方将飞到新加坡调查。 58岁的杨碧华于2004年一个清晨被发现在希尔斯堡市的豪宅内被遭杀害,当时与她一起的52岁张姓男子 (Andrew Chang)则受重伤,行兇者疑为两名亚...
2013-02-25
总部设在山景城的专业人士社交网站LinkedIn,本周起推出一项新功能,让该网站超过1亿的会员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找工作。 新功能称为「透过LinkedIn应徵」(Apply with LinkedIn),会员和招工人员免费使用,应徵者可在新功能所设的网页上填写履历、专业资料和应徵信,然后一按键,就可送给招工公司。 LinkedIn副总裁迪普‧尼沙尔说,他们已经与数千家公司连线,只要一按键,应徵信就可...
2011-07-27
你不是一个18岁至24岁、没有大学文凭、正在寻找找工作的失业者? 为何不考虑当讨债员 (debt collector)或者特殊运输司机 (paratransit driver)?曼哈坦智库「都市未来中心」 (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在研究报告「新雇用」 (New Hiring)里推荐的20多种工作,就包括这两种工作。未来十年内,这些工作在纽约市每年一共约有2万6000...
2012-05-31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