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根据美国国安部统计,去年来自中国的移民约8万7000人,比前一年增加1万6000人,在各国移民中增长最快。最新盖洛普民调显示,全球6亿4000万人有意移民,1亿5000万想来美国,其中中国人2200万,也是全球之冠。 从先民来美淘金、修铁路,到近代学子求学深造,中国人漂洋过海讨生活,早不足为奇。在全球化已成世界发展新趋势的今天,寻找「机会之地」,更是个人生存选择的自由权。但在中国国力日盛、机会日多...
2012-04-24
积极扩展中国市场的智威汤逊(J.Walter Thompson)广告公司北亚区首席执行官唐锐涛(Tom Doctoroff)29日在纽约发表了他第二本关于中国的书「中国人想要什么」(What Chinese Want),他的弟弟是曾担任纽约市副市长的达克罗夫(Dan Doctoroff),应达克罗夫之邀,市长彭博出席了新书发表会。唐锐涛和彭博都提出了美中两国合作更甚于竞争的观点。 唐锐涛在中国长待...
2012-05-29
圣地牙哥成立最早的大陆新侨团体「中国人协会」日前完成改选,现任会长、圣地牙哥加州大学(UCSD)医学院副教授、精神科医师金华获全票当选连任。保险业者曾晶担任执行副会长。 中国人协会诞生于1993年3月,明年将迎来成立20周年,早年是圣地牙哥唯一的大陆新侨团体,对社区公共事务曾经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天大陆侨团虽然有若雨后春笋,为数众多,但中国人协会仍是当地举办中国国庆、迎送中国驻美使节的主力。 新...
2012-08-2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自己的人民最清楚,就像「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引起中国大陆网民热议与讥评,一位网民就说:「这鞋子我不合脚怎么办?是给我换鞋子,还是削我的脚?」 习近平大老远跑去莫斯科演讲,当然不是说给中国大陆13亿广大人民听的,而是说给俄罗斯、美国等外国人听的。习近平的「鞋子合不合脚」,意指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不需要外国人来说三道...
2013-03-24
富有的中国买家涌入湾区,促使湾区房地产公司争相挤入这个不断增长、获利丰厚的市场。 巴洛阿图Sereno集团房地产经纪人杨闳锌说:「市场已经发展到吸引人的地步。如果你看中文报或听中文电台,便会发现湾区房地产经纪人正在招揽华裔群体。」 巴洛阿图房地产中介德里昂(Ken de Leon)表示,拥有优秀学校与硅谷地址的巴洛阿图,是许多大陆希望购置第二栋房或期待搬家者的理想地点。许多人利用大陆房地产近十年飙...
2013-09-28
反对华埠成立商业改进区(BID)的人士本月初向市府书记处(City Clerk)办公室递交了600多份反对签名,书记处21日公布统计数据,其中562份属有效签名,但这个数字仍未达到足以否决BID成立的签名数。 否决BID成立的签名数,需达到区内人数一半以上。市议员陈倩雯表示,她与大多数华埠业主一起,继续支持成立BID,BID的成立是对华埠未来的投资,也是保持华埠清洁、安全和繁荣的最好办法。 根据市...
2011-07-21
由于申请粮食券的纽约市民越来越多,对办理有关手续的一些就业中心造成不利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令申请人受阻。 「华尔街日报」报导,布碌崙一个中心去年11月人数过于拥挤,引致消防局干预,阻止任何人进入大楼。 这是一个极端例子。但民众惯于一早便到在全市29个就业中心排队等开门,这些中心处理包括粮食券等公共援助福利。权益人士说,有些人错过会面时间,需要重开个案,或因人多而放弃申请。 市人力资源管理局 (H...
2012-01-03
加州大学12日表示,由于外州学生申请人数大幅增加以及加大放宽SAT招生规定,今年大学部新生和转学生申请人数增加13.2%。 加大系统2012学年秋季班共收到16万1939人申请,打破历年纪录,人数包括大一新生和转学生,加大九个分校大学部申请人数都增加。由于同一申请人可能递出多所分校的申请表,因此名分校人数合计会超出此一数字。 大一新生申请人数增加19%,但转学生申请人数却减少4%。加大各校将于3月...
2012-01-12
柏克莱加大周四公布今秋的入学申请资料,大一新生的申请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6.5%(未计转学生)。 大一新生的申请人数打破纪录,达6万1661人,超过去年的5万2920人,增幅为16.5%。整个加大系统大一新生申请人数则为19%。 柏大申请人的平均「GPA」为3.6,与去年相同,「SAT I 」的成绩为1909分,比去年的1906略高。 负责入学事务的副校长安蒂‧路卡说,该校的外展工作,可能是导致申请...
2012-01-12
中国春节将至,华裔社区进入家乡匯款的高峰,坊间提供国际匯款的银行或代理店,业务量都倍增。 在圣盖博餐馆打工的陈先生刚领工资,依往例到西联匯款电匯2000美元返乡,给广州的父母及妻女过年。 陈先生表示,他来美国来得不是时候,不但遇上不景气,工作难找、百业萧条,连美金也不断贬值。四年多前他来洛杉矶,人民币兑换美元是八比一,现在只有六比一,每年寄回家乡的年节金尽管都是2000美元,但却一年比一年不值钱,...
2012-01-17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