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SAT1550分,毕业平均成绩85分,林嘉铭在校学业表现只算中等,但因个性乐观、勇于尝试、乐于助人,成为皇后区东西方国际中学(East-Wes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的杰出华生毕业生。 林嘉铭的自识极高,他很不「中国式」的自夸,他的高中四年「完美」。他说:「我想当一个成绩好,又会玩的学生,我就是自己的目标」。 父母分别在13年前及8年前来美,林嘉铭受祖...
2013-06-22
这个月初,美日大规模纪念珍珠港事件70周年,事件的教训,至今仍值得警惕。 首先,1929年由美国生产过剩、华尔街股市投机引发的经济大萧条,是事件的远因。 大萧条前的30年,日本走向和英法美相同的殖民帝国主义道路。然而1920年代,它改变对抗路线,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西方和平共存,签署裁减军备、尊重中国主权完整和通过外交解决争端的华盛顿公约。 在国内,日本政党和工会勃兴,选举权扩大,军国主义和极端民...
2011-12-15
八届葛莱美奖(Grammy)得主,有「灵歌之后(Empress of Soul)」美誉的Gladys Knight(见图),4月18日(周四)至20日晚8时在Renee and Henry Segerstrom Concert Hall(615 Town Center Drive,Costa Mesa)演唱三场,由旅居加州马里布的爱尔兰籍Eimear Noone指挥Pacific Symphony...
2013-03-30
走进陈子良(Lance Chen-Hayes)和思铎(Stuart Chen-Hayes)的家,不由得被丰富的色彩、充满文化气息的摆饰、儿子陈恺乐(Kalani Chin-Hayes)的笑声和他们的爱狗Zena的热情所吸引,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快乐的家庭,快乐的男同志三口之家。 下个月将满48岁的物理治疗师陈子良,将与相伴17年的爱人、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学院 (Lehman College)副教授S...
2011-08-11
本文标题,是为本届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路易斯(Deniel Day-Lewis)设计的台词,他并未说过此话,但其行动完全诠释了这一点。本报日前报导,丹尼尔拍戏时非常入戏,就是要求自己尽可能进入所扮演的角色。报导说,「拍『林肯』(Lincoln)时,连通告表上都写着林肯饰演林肯,而非丹尼尔戴路易斯(饰林肯),他在那段时间也不把自己当成丹尼尔戴路易斯。」 丹尼尔参演其首次奥斯卡称帝的「我的左脚」(My...
2013-03-22
广东省代省长朱小丹日前签发第16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规定由明年起实行「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以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此举引发广东庞大民怨,港澳民众也极为关注,香港东方日报并以「广东废粤语、灭繁体」显着标题报导。 「废粤语、灭繁体」绝不仅是广东省关起门来的「家务事」,香港、澳门、福建、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甚至台湾,都在等着看。 1997年回归时获得邓小平「马照跑、舞照跳」的保...
2011-12-18
台湾歌手张悬日前在英国演唱时,在台上秀出由台下第一排台湾留学生带来的国旗,引发台下中国大陆留学生不满。张悬在脸书撰文解释,但事件持续延烧成两岸网友互呛,甚至有可能影响张悬年底在北京演唱会喊卡。 海外华人大多乐见两岸和平统一,但这条路实在不好走,由于两岸分隔近40年后才开始交往,许多意识型态的根深蒂固,使得两岸交往不时生出枝节。 例如,中共唯恐台湾走向「台独」,所以刻意打压「中华民国」,让许多场合中...
2013-11-07
每次移民政策将有大变时,都会有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纽约区主任凯勒(Carol Keller)11日表示,最近有不法分子在全国冒充移民局人员,致电受害者称由于移民改革推进受阻,其移民排期亦被拖,要受害者付钱或其申请将被否决。移民局11日在曼哈坦下城举行的社区例会,让执法部门的代表向为移民服务的团体代表作有关移民欺诈的讲解。主讲者之一的凯勒表示,近日有不法分子借用移民改...
2013-10-11
「拿到曾雅妮签名,好开心」。「台湾之光」曾雅妮1日在LPGA纳比斯科锦标赛后,面对热情广大球迷排队索取签名,几乎「来者不拒」。 当天下午6时许,球赛打完后,球迷们纷纷排成长龙,等待雅妮签名。参加世界日报雅妮加油团的陈先生排了几十分钟,帽子上总算有雅妮亲笔签名,本身打高尔夫球的他表示很值得。 而留美学生Neo、Pai与Dittany,当天也分别带着球帽与杂志给曾雅妮签名。第二次看曾雅妮打球的Pai表...
2012-04-01
始于9月中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自纽约蔓延全美,遍及都市城镇,就连北加州5号公路旁默默无闻的小镇瑞定,日前也有数十人上街,唿吁社会公平,争取就业和医保。与此同时,地方及全国性媒体开始追踪报导。 占领运动之初,主流媒体并未给予特别重视,有报导甚至视其为嬉皮闹剧。中国报章还因此「打抱不平」,指美国媒体对其他国家的反抗示威大肆渲染,而对自家后院的「群体事件」却轻描淡写。究其原委,此运动将目标指向华尔街...
2011-10-12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