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9月初选在即,中文翻译人员和选务人员却招收不足,市选举局近日通过多方渠道唿吁愿意服务社区的华裔选民报名,在9月13日的初选和11月8日的普选中担当选务人员。选务人员的要求是18岁以上的纽约市登记选民,必须属于民主党或共和党两党之一。今年并提高了选务人员的待遇,最高可获报酬575元。 选举局招募的选务人员包括中文翻译员(Chinese Interpreter)、监票员(Inspector/Poll ...
2011-07-31
9月13日的初选在即,而选举局所需的中英文翻译人员严重不足,市选举局官员5日下午拜访美东联成公所,宣传投票站双语翻译人员的招募详情。美东联成公所唿吁华人踊跃报名,担任选举时的双语翻译人员。 市选举局公共关系主管Valerie Vazquez介绍了招募流程,并当场发放报名表。出席宣传活动的成员还有美东联成公所副主席吴国基、前州长特别助理胡思源、市选举局选民登记官员Toby Russo。 美东联成公所...
2011-08-05
新美国传媒1日报导说,联邦法律规定,英文欠佳的少数族裔选民,到投票站投票时,有权带家人或朋友作为翻译,以协助自己投票;如果票站人员说,选民带人协助投票不合法,是错误资讯。 报导举了休士顿的例子。西裔女子卡洛丝.杜阿特陪母亲去提早投票,她与母亲进入投票站时,票站人员对她说,那是违法的,因为每个人投票都不能受其他人影响。 不过,专家指出,联邦法律规定,选民是可以带一名翻译的,翻译可以是家人或朋友;有关...
2012-11-03
蒙市一直是华人最集中的城市,警方也致力吸引更多有双语甚至多语能力的华裔加盟,以便更好服务市民和商家。出生台湾、在泰国长大,到美国完成高中和大学的华裔员警张育玮,在蒙市警队服勤三年,不仅处理形形色色案件,也为警局和邻市警局与华裔民众沟通扮演翻译。张育玮表示,「每天做不一样的事」,是这份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 张育玮三岁时,被父母带到泰国,在泰国一直就读国际学校,课外被送去中文学校,从小学习中、英文,也...
2012-12-08
纽约市选举局目前仍在徵召投票处中英双语工作人员,申请者需年满18岁,报住在纽约,能流利运用中(国语或粤语)文、英文,申请者不要求一定是註册选民,选举日工作可获得200元薪酬。 根据选举局,申请者需完成选举局培训课程和通过考试,至少可以工作一个选举日,可获得25元,选举日工作一天为200元,对于那些完成培训和通过考试,以及工作两个选举日的人士可另外获得35元奖励。 申请者可到选举网站www.vote...
2012-08-20
法界佛教总会佛经翻译委员会出版的「仁慈诗选」,18日荣获2013年旧金山「绿书节」(Green Book Festival)诗集组第一名。 「绿书节」每年颁奖表扬各类关怀环境书籍,表扬书籍对全球环境变迁有更多了解、尊重、与正面的行动。 「仁慈诗选」前言提到:「这些诗词作者洞悉众生相互关系,人类精神之福祉与动物福祉息息相关。」 诗集编译者为宣化上人弟子恆实法师,现任法界佛教总会会长暨柏克莱佛寺住持。...
2013-05-19
加州已不是创业首选地?根据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大学8日公佈的各州商业指数(States Entrepreneur Index),加州已被排出前十名,仅名列第14。 该指数不但考虑新企业增加量,还增加五项企业创新和构成考量,包括人均企业增长量、每1000名居民中专利申请量和个人经营小企业人均收入等。 罗省中华总商会会长庄佩源表示,加州之所...
2011-08-08
面对油价不断飙涨,除了开车族外,包括餐厅业主也受到冲击,在南旧金山开设餐厅的蔡先生19日提到,可以预测食用油、米、面粉、马铃薯等需要运输但重量较重的商品,也会因油价上涨跟着调涨,这些民生用品涨价不只商家受影响,相信也会造成一般家庭的负担。 在所有涨价的商品中,蔡老闆指出油价的涨势最令他吃不消,他回忆从2007年开始,食用油从每桶17元上下,涨到现在的27元一桶,涨幅超过五成,以一个月用掉四桶油来算...
2012-02-19
每个人在历史推移的洪流里只是一粒小砂子。但也可以选择做一粒有感觉的小砂子。 小砂子对时间大河的感觉离不开一个「变」字,细细品味各种变化,也是品味人生。 北京大学北加州校友会上周末在红木城举办20周年年会。三件事让我品尝到「变」的意义,忘不了。 走进会场,立即感到这是个年轻的校友会。身旁一位男士对笑话特别敏感,笑声毫不保留,他的名牌上写着毕业年份:「2006年」。 会长苏战报告北大校友会和台大校友会...
2012-05-23
上周末密尔比达一个工地推出十户新屋,100多人去「抽籤」,成为硅谷购屋热另一例。买不到的人跺脚,说这场竞争并非一人胜过九人即可,而是得击败100人才行。 历史总在重演。2000年元旦来到世界日报服务时,也是抢房子高峰。记得上班第三天发的稿,题目即是「南湾房地产最暖的冬天」。其中有一真人实事:华人看上一户270万的房子,卖主要求过户后还得让他免费多住五个月。虽每延一个月等于多负担2万元,买方心甘情愿...
2013-03-27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