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身分居民与「非居民」(nonresident alien)
即使外国公民满足实质居住测试(Substantial Presence Test),还有一些例外情况可让其选择不成为美国的「外国居民」(resident alien)。其中一个是「密切联繫」(closer connection exception)。主要规定是如该外国公民本年在美居住少于183天,且本年在其他国家有tax home(t...
2012-06-09
|
美国尖端技术领先全球,关键机密技术是许多国家和公司千方百计想获得的。不时出现的间谍案,意在防止技术机密流失,更可看成是加强保密防碟的全民教育。
月前美国着名智库「外交政策」刊出「我们都是海盗」的文章,回顾200年前美国如何盗取英国尖端技术,发展本土技术和工业,成为世界强国的历程。
北美殖民地和英国闹翻,除徵税等理由,英国只知掠夺北美资源,挹注母国,防止关键技术流出,抑制北美工业发展也是原因。
英国...
2013-04-03
|
一直觉得钱不够用,终于找到正当理由。联邦政府的社区调查报告指出,纽约客去年收入平均缩水5%。
是减薪了吗?
并没有。
是增税了吗?
还没有。
那么为何老觉得入不敷出?
举个简单的例子,捷运卡、汽车油费、菜钱、回国机票,现在的价格比6个月前是多是少?
物价上扬,让人察而不觉的丧失购买力,等同收入缩水。
这种无形的荷包缩水,比实际的减薪,更让人感觉无力。举个简单的例子。
说是石油公司剥削人民,生产的石...
2011-09-22
|
在刚过去的一周,当115位枢机主教聚集梵蒂冈投票遴选教宗时,数千两会代表亦云集北京,选举中国国家领导人。大主教的背后是12亿天主教徒,而两会会场外,则是13亿被代表的百姓。
梵蒂冈和北京同时换届,纯属巧合;就能否真实体现投票人意愿而言,两场选举难同日而语。不过,伴随方济登基和习李上任,长期交恶的中梵关系会否像3月天气一样,一天天转暖?
自1950年代中国驱逐「间谍」神父后,中梵间一直互不信任,或隔...
2013-03-19
|
中国中年妇女购买力大增,在黄金市场里成为购买主力。西方媒体跟着大家叫这些妇人为「大妈」,也给出很容易记的英文名:Damas,经常为复数,显示人数众多,乃一支新成军的扫货大队。
为何不叫「大婶」?为何别人买黄金称为「投资者」,既光鲜亮丽又带点专业人士的味道,中国妇女买黄金就贴上这「三姑六婆」的标籤?
不必深究也毋需不悦。只不过二、三十年前,别人看我或许也是「大妈」一个,彼时台湾经济力不可一世,买小金...
2013-08-16
|
托马斯.金恩(Thomas King)镶嵌五颗碎钻的白金结婚戒指遗失多年,他与妻子达莱妮早已放弃找回的念头。
78岁的达莱妮说:「我们觉得这一定是註定失败的努力。我告诉他,一定是掉进排水管之类的。」
金恩夫妇于1961年4月29日结良缘,两人的结婚日还铭刻在婚戒内侧。曾参与朝鲜战争的金恩于今年1月刚庆祝金婚纪念不足一年时过世。他再也未见到的婚戒,如今回到达莱妮的手中。
沙加缅度的夏侬与史帝夫.卡拉...
2012-06-21
|
东湾布利桑顿居民梁嘉欣(Janet Liang)20日宣布,成功找到一名合适的骨髓捐赠者。刚做完将近一个月化疗的她,目前已出院休息,并等候最后的检查报告确定何时进行捐赠手术。
25岁的梁嘉欣在Facebook上发表一则简讯,表示在不断搜寻骨髓资料库后,终于找到一名合适度9分(满分10分)的男性捐赠者,对方也表示愿意接受捐赠手术。主治医生也试图从脐带血库中寻找适合的捐赠者,并将在近期决定该使用何种移...
2012-06-22
|
罹患血癌的华裔少年叶明辉,经其父叶华典日夜奔走寻找骨髓配对,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透过亚裔奇蹟骨髓配型协会,叶明辉终于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对,将于28日进行手术。
叶华典2日表示,感谢南加侨社人士热心协助、以及华文媒体大量报导,帮助叶明辉找到骨髓配对,「真是太感谢了,我觉得我们太幸运了。」
叶华典为了救儿子,自7月以来,已在侨社人士协助下,在洛杉矶地区举办多场骨髓配对活动。亚裔奇蹟骨髓配型协会指出,在全...
2012-09-02
|
月前本报报导的34岁核桃市华人邓绮雯(Martina Teng),因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亟需骨髓移植,两周前终于天降喜讯,在南加找到一位骨髓匹配华人。
在亚裔社区帮助美国骨髓移植库寻求捐献者的A3M机构,此次为邓绮雯积极奔走、招募匹配捐赠者。招募中心负责人周宇丽表示,邓绮雯从罹患白血病后一直高烧不退、化疗效果不理想,曾几度想要放弃接受治疗。然而在世界日报报导刊出两周后,医院就电话通知找到一位华人匹配...
2013-06-11
|
史丹福大学新调查发现,许多广告公司在网路用户认为已选择拒绝被追踪后,仍持续追踪用户的线上活动。
这一初步研究引发隐私保护团体与国会再度唿吁,设立类似请勿致电法(do-not-call)的禁止追踪法(do-not-track)。
虽然部份广告公司承认这一问题的存在,但一个业界贸易团体则批评该项由「史丹福大学研究生」所做的调查,并表示自行监管要较新法令有效。
提出允许联邦贸易委员会规范网路追踪法案的湾...
2011-07-21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