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成长很快,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之一。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帕凯(Forrest W. Parkay)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自1990年代末期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化,大学教育品质正在降低中。」 帕凯28日在「美国教育研究学会2013年会」中提出研究报告指出,1998年中国18至22岁人口只有6%上大学,如今比率已提高至23%。 帕凯说:「学生数量大增的结果是教室过分拥挤,教学方...
2013-04-28
.不吃早餐害处多;2.睡前吃东西容易增肥;3.暴饮暴食;4.饿着不吃更容易堆积脂肪;5.边吃东西边做事容易吃过量;6.吃得太快会摄入多余热量;7.饮水太少影响新陈代谢;8.吃水果和蔬菜太少损失营养;9.饿着肚子购物易导致进食垃圾食品。...
2011-10-30
不少海外侨民持有双重国籍,然而,用不同的护照入境,权益各有不同。 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表示,根据规定,若想在台湾办理外籍人士退税,入关时需用「非中华民国护照」与「没有加註国民身分证之中华民国护照」。 经文处指出,若从未在台湾居住过,也从未在台湾拥有过户籍、申请过身分证,如一些海外出生长大的第二代,中华民国护照就不会加註身分证字号。但若出国多年,护照过期并遭除籍,由于曾经在台湾居住,且曾经拥有...
2012-05-17
不少中国大陆新移民对美国居民的文明习惯羡慕不已,尽量在行为举止上模仿学习。部分人在美国生活久了,也自然而然遵循美国习惯,习以为常。近年部分返回中国探亲访友人士返美后表示,已习惯的美国生活行为,部分在中国却行不通,或引起亲友及居民嘲笑。譬如有人进出百货公司为后面的客人推着门,结果当了半小时「门僮」;有人说话轻声细语,被嘲笑「到美国后健康变差了」,这些人感叹,中国经济虽进步,但人们文明习惯不见较多长进...
2012-09-11
什么知识能让人终生受益?是数学,还是英文?当看到许多美国成年人连一元钱之内的零钱找数都要使用计算器时,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能让人一生受用的,是英文,特别是英文的读写。对中小学生而言,英文的阅读和写作,应该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 儿子六年级时报考明星学校亨特学院附属中学,就吃过写作的大亏,导致名落孙山。数学和阅读两个部分都过了关,最后一头栽在写作上。平时没有练习过写作的小学生,是不太可能应付亨特...
2012-08-20
华人炒菜油烟大,当心引来邻居抗议。南加一所大学的宿舍区全为两层独栋房屋,左邻右舍的动静一目瞭然,有中国留学生因抽风机性能差,炒菜时经常敞开大门,其家人还常在自家门前抽菸,楼下日裔学生家属多次反映无效,气到扬言要控告中国留学生。 邻居间因生活习惯差异起嫌隙很常见,但部分华人不拘小节的态度,或欠缺公德心的观念,屡遭人诟病生活素养不足。Amy是全职家庭主妇,先生在南加一所大学念书,她在家时常闻到炒菜油烟...
2013-02-27
月上曼哈坦 时值农历三月十六,6日晚从哈德逊河新泽西州一侧向曼哈坦望去,一轮初升的明月悬在夜空,在帝国大厦后面冉冉升起。(美联社)...
2012-04-06
有没有想过,为何有些家庭看来充满阳光、健康和体态玲珑?欧斯医生(Dr. Oz)在「如何建立健康家庭策略」中提到,一家人一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起保持健康是最佳方法。以下是他提供的一些窍门: 1. 团队合作 孤军作战难以成功,最好一家人商量,订出计画,互相鼓励和扶持,一同为促进身心健康而努力。 2. 不要饿肚子 为了减重饿肚子并非明智之举,这只会令你稍后吃得更多;选择健康饮食才是关键。 3. 严选...
2012-03-18
总部位于河滨县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品牌SolarMax Technology,25日在洛杉矶世界日报举行的2013年居家园艺展上,解说「安装太阳能的好处」,民众在安装前,需瞭解何种计画最适合自己。 SolarMax讲员Johnson说,太阳能品牌,不论中国或德国制,都有25年保固期,有些客人在意品牌,可选择他们代理的Sunpower。 Johnson指出,透过太阳照射在太阳能板产生电力,与合作的爱迪生...
2013-05-25
库比蒂诺亚美商协13日全天举办「如何着手创业」讲习会,请来多位资深专家,以中文讲解商务规画、现金流、税务、商务法律、市场行销等创业讯息。 讲习会在库比蒂诺社区大厅举行。数十名计画创业或是刚开始创业的华人出席听讲。库比蒂诺市长马弘利(Orrin Mahoney)和密尔比达市长艾和谐(Jose Esteves)分别致开幕词与闭幕词。 库比蒂诺亚美商协荣誉主席蔡彩霞(Vicky Tsai)表示,义务讲员...
2013-11-13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