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加爱迪生电力公司统计,阿罕布拉市2日仍有近7000户居民没有电力,建筑师提醒停电用户少上厕所和用水。
30日晚上的圣塔安那焚风,造成南加大规模停电。阿罕布拉市长沈时康说,早晨离开家时,仍然未能恢復供电。他表示,阿市已经要求南加爱迪生电力公司尽快抢修,特别是交通信号灯等重要设施。
设计过阿罕布拉多幢民宅的建筑师Tim提醒,停电住户应减少使用厕所的频率,因为很多家用建筑的废水和排泄物都储藏在一个污...
2011-12-02
|
台湾在非洲的友邦布吉纳法索(Burkina Faso)最近派出一组电视记者,前来加州拍摄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布吉纳法索是农业国家,80%人口为农民,全国共有七个电视频道。这次前来採访农业专题的是该国电视第一频道记者珊可拉(Aissata Sankara)与摄影记者卡凡都(Hermann Kafando)。
珊可拉指出,气候变迁对布吉纳法索的影响是,干旱次数与范围增加,农业用水经常不够,对...
2012-05-28
|
台北市议会访问团这两天前往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参观赫奇水库;拜会旧金山水利局、紧急应变中心;并到马士孔尼会议中心参观太阳能发电,以及绿源再生参观资源回收处理与设备。
这个访问团特别带了台北自来水事业处的多项问题,请旧金山公用事业委员会答覆。例如旧金山民众使用电子帐单的比例?污水下水道费用如何收取?水表安装与汰换机制,管线是否使用耐震材质等。
听说旧金山市民每人每天平均用水量为51加仑,台北市议会访问...
2012-08-29
|
巴沙迪那市议会28日宣佈,该市将关闭一段主要用水管道,造成城市四级缺水状态。期间将实行临时禁令,禁止居民在2月21日至28日使用室外用水,违者将面临100元至1000元罚款。
被禁止的室外用水,包括室外植物浇水,包括软管、洒水装置、洒水壶、自动定时浇水等所有形式的植物灌溉。家中若有漏水发生,必须在24小时内修理水管。家中若有水池、游泳池等,在此期间都不得灌水。不得在家中洗车,但商业洗车店除外。
该...
2013-01-29
|
旧金山公用事业委员会26日发出声明,再次强调优胜美地大火未影响邻近的赫奇赫奇(Hetch Hetchy)水库,水库仍持续供给湾区居民高品质饮用水,委员会将持续关注火势发展,随时监测水质。
委员会指出,周一上午已派出70名工作人员,在消防员带领下,前往Cherry Oil Road与位于Kirkwood的电力站,沿线进行损害评估与修復作业。委员会保证金山供电不会中断,从19日至今,委员会已花费60万...
2013-08-26
|
柏克莱市公立图书馆本周举办座谈「诺贝尔文学奖面面观─莫言行健」,邀请夏祖焯教授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华裔得主高行健、莫言为出发点,畅谈诺贝尔文学奖的背景、历史和文学故事。现场逾70位民众参与,讨论热烈。
夏祖焯表示,自1901年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旨在鼓励「最有理想的作家」。以至今得奖作品分类,小说占63%、诗24%、戏剧11%,无散文得主,小说作家一定要有重要长篇作品才可入选。
文学奖委员会每年发出...
2013-01-18
|
州水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周三在回声峰(Echo Summit)附近的菲利普斯测量站测量积雪时,天空还飘着小雪。
州积雪测量主管法兰克.葛哈克说:「看起来不错,但积雪很薄。」测量结果今年到目前为止,积雪为15.6吋,含水3.8吋,仅达到正常水平的19%。而周三在加州山区共进行104个积雪测试,结果均不乐观。2月初的积雪含水量平均仅达到正常的37%。
塞拉山与北部山区积雪不仅为滑雪者提供了度假场所,也承担...
2012-02-02
|
圣他克拉拉谷水利局第二区理事候选人科肯(Barbara Keegan)17日在华裔亲戚许恩赐陪同下接受访问时指出,水利局服务地区的水费过去10年已增加一倍,可是水质改善有限,基础建设进展迟缓,南湾地区10个水坝仍有许多防震与防洪的问题。科肯表示,如当选第二区理事,将以她丰富的工程经验与服务热忱,协助各项改革计画,改善民众的生活品质。
科肯过去曾在圣荷西与桑尼维尔市府的公共工程部门服务多年,并协调过...
2012-10-17
|
灾难中求生,「水最重要」。专家表示,平日民众最好储存每人足够72小时使用的清水,储存时「最好远离地面」。
红十字会华裔义工陈一铭说,每人每日需储存一加仑清水,72小时三日分,也就是需三加仑。一家四口,则需储存至少12加仑。
洛杉矶县急难管理处公共资讯官康德(Ken Kondo)表示,储存72小时清水是最基本的,有余力可以增加储存的量与天数,此外,若家中有热水炉(Water Heater)等,需用水...
2012-11-15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